第五百五十七章 拉鉤上吊,一百年,不許變!(第1/9頁)
章節報錯
「......」
屋子裡。
聽到錢五師的這番話。
現場先是稍稍一靜。
緊接著便響起了一陣陣低沉的討論聲。
早先提及過。
徐雲所設計的「誅仙劍陣」方案,實質上的主要結構只有兩個:
飛艇,以及飛艇攜帶的發射平臺。
或者再準確點說應該是.....
飛艇,以及發射平臺上的導彈。
畢竟導彈最開始的動能由重力勢能提供,也就是標準的自由落體模式。
這樣的設計一來是為了節省導彈的燃料,讓更多的推進劑用在變向上,從而騰出空間容納引信。
二則是如果將導彈從【墜落】改成【發射】,那麼工藝技術上顯然要複雜許多。
甚至還可能出現尾焰過高,直接把飛艇給燒破的情況——那到時候落下來的可不僅僅是個導彈了。
所以所謂的發射平臺最主要的任務便是運載導彈上天,技術含量相對沒那麼高。
但是導彈就不一樣了。
舉個最最簡單的例子。
徐雲這次拿出的原理利用的是超寬頻近炸引信技術,算是一種全新的技術。
不過這個理論想要落實到實處,靠的主要是燃氣舵或者翼面控制。
而這兩個玩意兒就相對沒那麼「新」了。
所謂燃氣舵。
指的就是把舵面安裝在尾噴口的後側,以此來改變噴流方向,讓導彈轉向。
它與另一種叫做動噴管的原理大體屬於異曲同工,舵效都比較高,可以實現快速轉向。
翼面控制呢。
則是依靠空氣舵來改變氣流產生偏轉力矩。
它的舵效相對較低,但是簡單可靠,可以連續、穩定工作。
當然了。
這指的是眼下這個時期有能力實驗的技術。
如果把時代換成2023年,那可選項就很多了。
比如說發動機噴口失量控制技術或者側推等等,此處暫且不表。
而無論是燃氣舵還是翼面控制,它們都需要考慮到導彈的體型:
導彈長度多少?
寬度多少?
前緣半徑又是多少?
更別說導彈的長度還會直接影響到風阻等一眾資料,堪稱一切的基礎。
因此在所有步驟之前。
小組必須要確定一個最關鍵的引數:
導彈的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