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五章 楊振寧的解讀!(第1/4頁)
章節報錯
“什麼?物理學界要變天了?”
此時此刻。
伯克利大學的收發室內。
聽到小楊迷迷濛濛說出的這句話,陳省身和李景均二人的臉上頓時出現了極其明顯的詫異之色。
誠然。
早在小楊查閱這篇論文或者說早在李景均收到本土那封信的時候,他們就知道今天的這篇文章多半會有些特殊——否則國內不可能專門叫他們等這篇期刊。
但是
即便他們事先已經有了一定的心理預期,也依舊想不到小楊能夠給出這麼一個特殊的評價。
畢竟小楊可不是什麼三流四流小報的編輯,更不是什麼喜歡誇大其詞博取眼球的人。
作為諾獎得主的他,在很多事情的論斷上其實歷來都是比較謹慎乃至保守的。
例如後來霓虹人發現了中微子振盪,小楊那時候應該叫老楊了,老楊一直等到第三輪資料影象出來以後才極其謹慎的表了態。
所以如今能夠讓他做出“物理學界要變天”這種判斷,可見這篇論文對他造成的衝擊之大。
過了片刻。
陳省身朝小楊和李景均做了個出去談的動作,接著看了眼周圍還在分揀各類期刊的工作人員,對那位最早通知他們期刊已經找到的黑人女子問道:
“塔利亞女士,打攪一下,請問這本期刊我現在可以帶走嗎?”
塔利亞原本正蹲在地上登記著一本很厚的期刊呢,聞言頭也不抬的說道:
“沒問題,Professor Chen。”
“《P Review Letters》這冊期刊只是學校出於對APS的支援才訂購的,沒有哪位教授點名要它,您願意用它擦xxx都沒事。”
“這次《P Review Letters》那邊一次性還來了五本,您想帶就帶走吧。”
“好,那多謝了。”
陳省身朝塔利亞道了聲謝,很快帶著李景均和小楊離開了收發室。
出門後。
陳省身熟練的引著二人來到了小樓邊上的一處小樹林裡,找了個空曠無人的石桌坐了下去,方才說道:
“好了,小楊,你可以具體說說情況了——這篇論文.真的有你說的那麼特殊?”
“非常特殊。”
小楊聞言用力點了點頭,隨後看向了一旁的李景均:
“景均兄,我記得數年前有兩位生物學家發現了DNA的雙螺旋結構?似乎叫什麼艾瑪·沃特森?”
李景均愣了兩秒鐘,不過很快便回過了神,糾正道:
“小楊,你說的是沃森和克里克吧——他們在八年前提出了DNA雙螺旋結構。”
小楊聞言沉默了幾秒鐘,又繼續說道:
“景均兄,發現在你們生物圈裡頭似乎價值很高?”
“價值?”
李景均又看了小楊一眼,雖然不知道自己這位好友為啥歪樓到了生物話題,不過還是老老實實的說道:
“何止是高那麼簡單,小楊,這甚至可以稱得上是遺傳史上最重要的發現之一。”
“雙鏈鹼基配對背後呼之欲出的是遺傳物質複製機理,很多人都認為這是生物學繼達爾文演化論和孟德爾遺傳學之後的第三座里程碑。”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明年的諾貝爾醫學獎應該就會頒發給沃森和克里克——這事兒外頭已經傳的有鼻子有眼的了。”
說道這裡。
李景均倒也逐漸意識到了小楊的想法,猜測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