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天後。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

訪客接待所。

嘀鈴鈴——

聽到床邊鬧鐘的歡騰聲,原本還有些睡意的李景均唰的一下便張開了眼。

啪嗒——

他先是伸手按下鬧鐘的rdquo鍵,在屋中重歸寂靜的同時,整個人也順勢挪動身子倚到了床頭的靠墊上。

今年剛滿五十歲的李景均睡眠質量一直都不是很好,每天醒來之後有好一會兒人都是懵懵的。

不過在注意到鬧鐘旁日曆上的時間後,李景均身子頓時微微一震,整個人瞬間清醒了過來。

只見此時此刻,日曆上赫然顯示著一個時間:

xxx年10月28日,星期三。

也就是.

《P Review Letters》期刊釋出的日子!

於是李景均迅速翻身下了床,穿戴好衣物並且洗漱完畢離開了房間。

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擔任過教授的同學應該都知道。

伯克利分校的訪客接待所雖然掛著‘接待所’這三個字,但它其實是一家非常高檔的酒店——帶著旋轉門的那種。

要知道。

在眼下這個時期旋轉門可不是後世那類的大路貨,雖然這玩意兒早在19世紀就被髮明瞭出來,但早期的旋轉門其實是沒有紅外感應裝置的。

也就是說那類旋轉門只會不停地在進行旋轉,無法分辨是否有客人出入。

而伯克利分校的這家訪客招待所的旋轉門則配有微波雷達和紅外感測器,是伯克利分校重金打造的標誌性建築之一。

同時由於伯克利分校是在美華人最大的聚集點之一,所以校方還很貼心的提供起了中餐和筷子——雖然只有小米粥油條等數樣菜品,但也算是有一定的照顧色彩了。

例如李景均取餐的時候就見到了幾個三哥在吐槽沒有咖哩和鷹嘴豆,看起來頗有些不服氣的樣子。

當然了。

如果徐雲此時能夠在場,他的感觸多半會更深一些。

畢竟

在他穿越來的後世,伯克利分校這家訪客接待所的配餐和現在是完全反過來的——除了歐美早餐外只提供印餐,中餐已然不見了蹤影。

這也能側面反應兩個時期留美科學家的能力問題,只有你能力夠高,人家才會對你表示尊敬。

隨後李景均打了碗小米粥、一個雞蛋和一碟花生米,選了個比較僻靜的位置坐下吃了起來。

結果剛吃了沒一會兒。

李景均的耳邊便響起了一道聲音:

“景均兄,早上好啊。”

李景均順勢轉過頭,發現小楊正端著一副餐盤站在他身邊,看起來也都是準備找個位置吃早餐的架勢。

李景均見狀連忙放下筷子,拿起餐布擦了擦手:

“小楊,你也醒了?”

如今的李景均和小楊都不在伯克利分校工作,因此前幾天便被陳省身暫時安排到了接待所。

至於陳省身則住在學校的職工小區,距離這裡二十多分鐘的車程。

聽到李景均的話。

小楊客氣的點了點頭:

“嗯,剛醒。”

李景均一邊招呼他坐下,一邊笑著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