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雲他們此番所來的樂家灣機場便是後世小有名氣的的曹家堡國際機場,始建於1931年,目前算是軍民兩用的性質。

不過這裡的民指的可不是普通民眾或者遊客,而且民用物資的運輸——人員方面還是隻允許官方人士通行的。

同時由於跑道單向土石跑道以及淨空條件很差,所以整個機場的常見飛機只有一種:

伊爾14。

“諸位,咱們這次搭乘的型號是伊爾14П,一款五年前進口的客機。”

在等待安全員執行臨飛檢查的空隙,王季誠主動對眾人介紹起了面前飛機的概況:

“這架伊爾14П一共有24個座位,發動機功率比相對老舊的伊爾12更大,最大商務載荷大概三噸多點兒。”

“咱們這次一共有唔,算上我十五號人,即便算上行李也不會超限。”

徐雲和陸光達同時點了點頭。

除了徐雲和陸光達外,這次基地隨行的科研人員一共有七人,主要負責其他一些專案的處理。

另外出行的成員還有牟方東和陸光達的警衛員、王季誠這位聯絡員,以及三位將會跟上飛機的特護人員。

這三位特護是在徐雲後才隨王季誠露面的,連基地的李覺都不太清楚他們的存在,據說是某位作家給徐雲陸光達安排的外援,來自.唔,別問,問就是作協。

總而言之。

由於時代問題,這批人中大部分都坐過火車或者汽車,但坐過飛機的卻連一半都沒有。

因此在王季誠介紹的時候,不少人都雙目放光的盯著面前的這架伊爾14П,臉上帶著濃烈的好奇。

徐雲甚至還看到一個看起來很靦腆的男研究員忍不住上手摸了摸飛機的側翼,然後立馬便收回了手,彷彿做了這個小動作要被責罰似的。

這個場景讓徐雲想到了自己讀初中時參觀省科技館的表現,當時的自己和這位同志似乎也沒啥區別,啥都想上手摸兩下。

又過了幾分鐘。

負責檢查飛機的安全員拿著個墊著檔案的小塑膠板來到了王季誠身邊,說道:

“王同志,陸同志,客機已經複查完畢了,沒有任何人為或者非人為的安全隱患。”

王季誠這才點點頭,對陸光達說道:

“光達同志,那就招呼大家上機吧。”

陸光達聞言,立馬朝後大手一揮:

“各位同志,請大家把行李放到貨艙,有序開始登機!”

“另外起飛時機艙的壓力差可能比較大,大家如果擔心耳鳴或者頭暈,可以張開嘴來平衡耳壓。”

“好耶!”

隨行人員中很快響起了幾聲輕呼,原本安靜的隊伍逐漸開始出現了些許躁動,一個梳著馬尾辮的女同志走路的時候都在蹦蹦跳跳的。

接著在陸光達的引導下。

一行人陸續登上了這架伊爾14——說登也不合適,例如徐雲就是被抬上去的。

臨行前安全員還偷偷找到了王季誠,告知他機場這邊聽說有傷勢很重的傷員隨行,還非常貼心的準備好了大悲咒的碟片

半個小時後。

塔臺方面傳來起飛指令,伊爾14在駕駛員的操作下緩緩駛離了跑道。

實話實說。

由於年齡和工作性質問題,徐雲在現實中沒少坐過飛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