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雲當然沒有生病。

但此時此刻,徐雲的情緒比發燒的時候還要更加複雜——他是真的驚了.......

實話實說。

王承書找到的那張雙夸克的噴注圖雖然不在徐雲的計劃之內,但也並不算特別出乎他的預料。

畢竟丁肇中先生雖然要在十多年後才會發現J粒子的三噴注圖,但當時他們使用的對撞機能級也就70多MeV罷了。

理論的迭代可能需要一定的前置基礎,但現象的發現卻是可以不受時間左右的。

理論上來說只要運氣足夠好,三噴注圖其實在1957年就有可能會被發現。

但在發現了雙噴注圖後,朱洪元由此聯想到了層子模型,接著李覺又找到了末態超子影象的事兒,就有些超過徐雲的預期了。

但沒想到的是....

&nd居然還沒完?

李覺這次找到的居然還不是普通超子,而是結合能大概是1.26812MeV的Λ超子?

要知道。

對於1.26812MeV這個數字,徐雲可是再熟悉不過了。

沒錯。

當初北宋副本結束時,趙政國在國運buff加持之下找到的那顆Λ超子,正是這個量級!

也就是後來衍生出一堆故事的.....

4685Λ超子!

誰能想到在如今這個副本中,徐雲又見到了這個自己的老朋友?

這可不是一般的超子啊。

它的物理特性就不說了,只說一件事:

它是找到孤點粒子....也就是暗物質的關鍵鑰匙!

就像三國中的漢獻帝一樣,漢獻帝本身不過是個年幼的孩童,但掌握了漢獻帝,就等於掌握了王權和道義!

想到這裡。

徐雲的小心臟又一次砰砰砰的跳了起來。

誠然。

就眼下這個時期的兔子...不,應該說全球任何一個國家而言,提及暗物質可能都有點早。

畢竟暗物質這玩意兒雖然在1933年就被瑞士天文學家弗裡茨·茲威基提了出來,如今的物理學界對暗物質也有了一定猜測和研究。

但由於各種宇宙觀測裝置的精度以及基礎模型未被建立的緣故,暗物質在科學界的影響力遠遠沒有後世那般巨大。

這時候如果將暗物質拿出來非但很難獲得榮譽或者名氣,反而可能會產生許多爭議。

更別說生產暗物質的技術涉及到了磁光阱和愛因斯坦凝聚態相關,別說如今這個時期了,再過四十年都很難做到對應的條件。

但另一方面。

如果不把暗物質作為一個短期內公開的成果去研究,而作為一個長遠規劃去對待的話.....那這就不一樣了。

舉個例子。

基礎粒子模型雖然在2023年都還存在很多奧秘,但這個模型本身囊括的61種微粒卻都發現的很早——除了希格斯粒子之外,其他微粒基本上都在二三十年內被發現了。

那麼問題來了。

這些微粒被發現之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