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月的時候基地缺糧,我們出去看到草地上有白骨頭,這些白骨頭到底是牛骨頭、羊骨頭、還是死人骨頭,誰也不知道,撿回來放到牛糞爐子上烤黃了,放到嘴裡嚼吧嚼吧就吃了。”

趙平的語氣很隨意,彷彿在說某些微不足道的事兒,但徐雲聽著卻有些不是滋味。

這年頭是真苦啊......

接著趙平頓了頓,發現因為聊天有些掉隊後便踩了腳油門提了點速,又說道:

“不過那都是過去的事兒了,今年開春後就好了很多,組織上發現釣魚解決不了問題,就把目標放到了青海湖上,直接下網去撈魚。”

“剛開始的時候我們用的是小木船和攔網,在湖邊水裡圍一片,而後用絞盤機把網拉上來,一網大概能打200~300斤的魚吧。”

“但沒打多久,這模式就被叫停了。”

“叫停了?”

徐雲眉頭一掀,忍不住對趙平問道:

“為啥會叫停?”

“原因嘛.....主要有兩個。”

趙平聳了聳肩,雙手依舊穩穩握著方向盤:

“一是因為咱們的船小,咱們基地的人又多,一網還不夠一個分廠車間的人吃呢。”

“所以當時的魚獲只能定點供應,可這樣一來又容易有人鬧意見,比如說為啥某某人能有魚吃我就沒有。”

“二則是因為.....當時我們的漁業隊被舉報了。”

徐雲頓時一怔。

舉報?

不過很快,徐雲的眼中便閃過了一絲明悟。

哦,想起來了,這事兒他倒是隱隱聽說過。

青海湖作為國內最大的鹹水湖,漁業資源極其豐富,因此當時那個年代在青海湖打漁的可不止221基地一家單位。

當時西海省漁業公司、西海省石油局、金城科學院等等,大概有好幾十個單位都在那時組織了打漁隊,在青海湖裡打魚進行自我供給。

那時候221基地的漁業隊都在夜間捕魚,同時由於保密需要,被人問及單位的時候基本上都是很簡單的說是或者之類的口徑。

如果別人再問機械廠是哪個廠,漁業隊的說法就會更模湖了。

於是這種模稜兩可的說法加上夜間捕魚的行徑,就被當時很有警惕性的群眾給舉報了,連人帶船都在某個夜裡被逮住了.....

最後還是當時西海省的領導層出面進行了協調,221基地才在倒淌河碼頭....也就是後世的151景區地有了個船塢。

而有了船塢,漁業隊的裝置升級自然也就被提上了日程。

等到各種複雜的排程組裝完畢,漁業隊總算是升級成了徐雲目前所見的情況,有了車有了船,可以光明正大的用車隊去撈魚了。

倒淌河碼頭離221廠的距離只有四十多公里,徐雲一路上和趙平邊說邊聊,喬彩虹偶爾也會插兩句話,過的倒也不算特別枯燥無味。

一個多小時後。

刺啦——

吉普車的車身微微一頓,在一處碼頭邊穩穩當當的停了下來。

車隊中的運輸車開始卸下漁網等工具,徐雲則在幾位青工的協助下順利的下了車。

結果剛一出車門,徐雲的面前便飄來了一股帶著魚腥的鹹溼氣息,以及一副熱鬧的景象:

這是一處視野極其開闊的碼頭,靠近陸地的一側是一排排木製房屋,漆著澹黃色的油漆,深色的木頭門窗靜靜地敞開著,風吹進去就會發出咯咯的聲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