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客室內。

聽到尤里口中說出的這句話,楊文和劉運權二人原本因為意向達成而略有放鬆的表情,頓時生生僵在了臉上。

過了片刻。

只見劉運權伸出手指,有些滑稽的掏了掏耳朵,再次對尤里確認道:

“尤里同志,你剛剛說什麼?誰要見我們?”

尤里此時的表情同樣有些微妙,不過還是將自己之前所說的內容重複了一遍:

“運權同志,是有幾位來自德國的客人想要見你。”

“.......”

字正腔圓的俄語入耳,劉運權臉上的疑惑卻更重了。

來自德國的客人,想見自己?

&nd是什麼展開?自己在德國也沒啥熟人啊.....

過了片刻,劉運權忽然想到了什麼,對尤里問道:

“尤里同志,我想確認一下,那些客人是不是來自民主德國?”

民主德國,就是俗話所說的東德,形態上算得上自己人——至少概念角度如此。

與之對應的則是聯邦德國,也就是西德。

如果是東德那邊的人想要見自己,這還是有一定可能性的,畢竟自己可是華夏在莫斯科的負責人之一。

雖然這種見面正常來說也要透過外聯部門進行協商,但如果事出突然偶爾破個例倒也問題不大。

然而令劉運權意外的是,尤里卻再次搖了搖頭,否定了他的猜測:

“不是東德,是西德方面的一些人員——他們抵達毛熊的具體原因恕我不太方便透露,總之涉及到了一些雙方的基礎貿易。”

“不久前貿易談判結束,德國的那些客人順路經過古姆百貨觀光,見到你們的展臺後過了半小時不到,便提出了希望單獨與你們見面的要求。”

說這話的時候,尤里的表情同樣有些微妙。

這次毛熊方面之所以會這麼快與劉運權達成交易意向,很大部分原因也在於那幾位突兀出現的德國人。

眾所周知。

雖然二戰時期毛熊和德國打的狗腦子都快濺出來了,但在二戰結束後的第十二年,毛熊便和聯邦德國建立了往來關係——還是毛熊主動提出來的那種。

在三年前,兩國的年貿易金額已經超過3億馬克,一年前年更是達到7.78億馬克,而且其中大多數都還是毛熊進口的交易量。

這種比較曖昧的關係讓德國在今年年初提出了一個新要求,就是希望能夠將毛熊計劃中的“柳德米拉”管道分出部分流量嫁接至巴伐利亞,為德國提供天然氣供暖。

這個提議涉及到的是民生基礎環節,政治上並不越線,所以毛熊方面也挺心動的。

尹勒斯他們此行抵達莫斯科,便是為了進一步促成意向的達成。

再然後便是不久前發生的事兒了——今天的談判非常順利,提前‘打卡下班’的尹勒斯等人便被毛熊外聯的二把手馬可夫帶到了古姆百貨進行參觀。

結果沒想到的是。

尹勒斯等人在參觀了可樂展臺後沒一會兒,便跑到一旁嘰裡呱啦了起來,甚至還有人匆匆跑回了德國的大使館。

接著在半個小時前,尹勒斯找到馬可夫提出了一個要求:

他們希望能單獨見一見華夏參展團的負責人,說是有要事相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