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房內。

看著一臉“這麼高大上的玩意兒就在這兒組裝?”表情的曹毅。

李華和葛同友不由齊齊一笑。

確實。

眼下這個看起來有些類似貨物車間的庫房,幾乎在任何時候都很難與重力梯度儀這種精密儀器結合在一起。

更別說比起普通概念的重力梯度儀,眼下這臺重力梯度儀的性質更加非比尋常:

雖然它只是一個乞丐版本,但卻很可能為華夏的國防事業開啟一道嶄新的大門。

實際上。

在從29所出發之前,曹毅就被29所的某些大佬,用很直觀的資料科普過這架重力梯度儀的意義:

目前國際上已公開的、最頂尖的重力梯度儀精度為10^12m/s,這是明面上的世界紀錄。

霓虹、高盧、意呆利、瑞士這些一流國家擁有的重力梯度儀精度為10^11m/s。

海對面可能擁有的重力梯度儀精度則為10^13m/s量級,至多不會超過10^14m/s——除非他們真的獲得了天頂星科技。

而華夏最最最頂尖的重力梯度儀精度卻只有.

&n/s量級。

這還多虧了黃大年教授回國後的付出,否則現在的精度恐怕連10^8m/s都夠嗆。

而眼下徐雲透過孤點粒子取代超冷銣原子的這臺重力梯度儀,最完美的精度足足可以高達10^16m/s!

誠然。

&n/s只是一個理論上的完美值,想要達到這一步還需要付出很多很多的努力。

但即便是眼下這架乞丐版的重力梯度儀,量級也能夠達到10^14m/s左右。

所以只要臺裝置能在實戰中達到這個精度,那麼剩下的就是把如何乞丐打扮成王子的問題了,可行性上還是很高的。

所以在曹毅想來。

這種堪稱涉及到國防事業新篇章的事兒,起底也得在某個超級精密的實驗室裡進行,能看一眼都得過個幾輪政審。

等到專案開始後。

儀器周圍必然站著一堆一看就是資深專家的老院士,某個地位崇高的大佬親自組裝上最後一個零件,最後裝置在所有人期待、欣喜的目光中緩緩啟動昇天.

結果倒好。

李華和葛同友居然提出了在這裡組裝的想法?

這也太對不起這玩意兒的逼格來著了.

眼見曹毅仍舊一臉茫然,李華忍不住上前一步,笑著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道:

“曹少校,你的思想可能陷入一個誤區了。”

“重力梯度儀這臺裝置雖然很重要,但它的核心環節在於原理的計算,在於零部件的生產,而不在於登場的規格。”

“它的成品本來就是要上高山下深海的,我們又有什麼必要給它搭建一個光鮮燦爛的誕生宴會呢?”

“規格搞的再高,倘若自己沒那實力,即便把咱們這庫房換成米蘭時裝週、邊上再給你杵個什麼大牌子的CEO都沒用,人家的光頭都要比你來的吸睛。”

聽聞此言。

李華身邊的葛同友也頗有感觸的點了點頭,眼中浮現出了一絲追憶:

“是啊,曹少校,看看咱們國家過往的那些成就,早些年別說什麼釋出會儀式感了,連臉都不能讓伱露。”

“比如當年我跟著總指揮搞的東方紅衛星,火箭發射的主控臺邊上就是幾床竹蓆和被褥——還不止這些,那時候怕被海對面衛星拍到有人生活的畫面,我們的褲頭兒都晾在組裝車間呢。”

“就連當年咱們國家的希望之光,不也只是在一艘不起眼的小船上誕生的麼?”

“咱們這一代人從不搞那些虛頭巴腦的陣仗,效率才是永遠的第一位,哪個領導敢講排場,大家分分鐘都能把他給頂出去!”

望著頗有些意氣風發的葛同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