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艘看不見的‘泰坦尼克號’上,同樣有一出眾生相在緩緩上演。

面對中科院給出的最後一輪複驗資料。

有些機構內心糾結。

例如普朗克核物理研究所。

有些機構則想著及時止損。

例如神岡實驗室和兩家高盧實驗室。

還有的人則坦然面對。

例如liner實驗室。

但無論這些人內心到底是何種想法,都無法改變船在下沉這個既定事實。

十分鐘後。

安吉·佩德羅的助理尼爾森拿著一份檔案來到了加布裡埃爾·維尼齊亞諾身邊,說道:

“加布裡埃爾先生,裝置都已經準備好了,佩德羅主任讓我通知您一聲,由您負責水基液的注入。”

按照正常情況。

此時的加布裡埃爾·維尼齊亞諾應該點點頭,在執行授權書上籤下自己的名字,然後囑咐尼爾森儘快做出結果。

但是令尼爾森意外的是......

加布裡埃爾·維尼齊亞諾只是看了他一眼,便道:

“很好,尼爾森,帶我去f4庫吧,走c門。”

尼爾森微微一愣:

“f4庫?”

f4庫。

這是liner實驗室安放水基液的巨大液體庫,可以容納16000噸的重水。

即便是在歐洲範圍內,f4庫在規格上也都可以穩穩位居前列。

只是......

加布裡埃爾·維尼齊亞諾這時候去f4庫準備幹什麼呢?

帶著這股疑問。

尼爾森與加布裡埃爾·維尼齊亞諾穿過兩道閉合門,很快來到了一處山體內的密室入口處。

入口是個直徑兩米左右的半圓形,上頭大大寫著一個字母:

c。

早先提及過。

為了儘可能避免外界干擾,大多數暗物質研究機構都位於山體中空的區域,上方通常都覆蓋有數百甚至一兩千米的岩石層。

liner同樣也是一間類似佈局的實驗室,不過它安放水基液的區域....也就是f4庫不像錦屏深地實驗室那般位於主控室下方,而是在主控室隔壁。

滴滴滴——

尼爾森將f4庫的c庫門開啟。

加布裡埃爾·維尼齊亞諾穿著連體衣走進了這間液體庫。

liner實驗室的前身是一處砷礦,簡單來說就是砒霜產地,不過早在60多年前就因為開採枯竭而被廢棄了。

後來在西班牙科學院的協調下,這裡被處理成了liner實驗室的安置地。

f4庫便是早先的一處比較大的礦坑,擴充套件後的直徑為34米,高....或者說深度31米。

如今的f4庫是一個高規格的超淨間,庫中的牆壁上佈滿了頭盔大小的光電倍增管,從上到下包括坑底都是如此——這段話建議密恐讀者多讀幾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