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五章 一份大禮(第1/5頁)
章節報錯
「其他兩個補償嘛......「
辦公室裡。
聽到徐雲的這番話。
田良偉正了正身子,在座位上換了個比較舒服的姿勢,繼續道:
「第二個補償相對來說屬於長線範疇,短時間內你可能看不到什麼效果——這個補償是在透過基礎稽核的情況下,允許你的本子上一次百人A的會。」
卡——
徐雲聞言臉色不變,但握住椅子扶手的力度卻驟然大了不少。
田良偉口中本子自然不是指禁漫天堂上的**,所謂上會也是另有所指。
這兩個詞都是與華夏的科研基金有關。
早先提及過。
華夏的科研體系除了學士碩士博士副高(副教授正高(教授)之外,還有另外一個特殊序列。
那就是青尖、優青、青江、青千、傑青、長江、大千。
在青年領域中。
青尖最低,傑青最高。
傑青對標的是長江學者和大千,屬於「青」字頭的極限。
而除此之外。
一些機構也都會透過自有渠道評選出一些業內頂尖人才。
比如各類省級的「安全帽型」學者:
泰山學者、芙蓉學者、三秦學者、西湖學者、閱文十二天王等等.....
不過目前國內能與國字頭四青相媲美的機構評選,有且只有一個。
那就是中科院的百人計劃。
當然了。
百人計劃也根據等級,分成三種型別。
最低的是百人計劃C,名稱叫做【青年俊才】。
接著是百人計劃B,名稱【技術英才】。
再往上便是準國字號的最高階別,百人A,【學術帥才】——這些看起來有點中二的稱號並非筆者編撰,而是確有其事.....
其中百人A最少都能和青江同檔,頭部的50%可以對等傑青級別。
而既然有人才分類,那麼自然就需要有評選流程。
這個評選流程就是所謂的「會」。
這個會有個比較拗口的名字,叫做面地青專案評審。
實際上這個詞是面上專案/青年科學基金專案/地區科學基金專案工程的縮寫,也就是從中各取一個字。
所謂上會呢,指的就是你把專案寫成申請標書——也就是所謂的本子遞交上去。
接著基金委依據通訊評審的結果,由評審系統匯總得出相應的打分排名。
申報過本子的同學應該都知道。
上會專案根據通訊評審意見自動分級,根據每一個專案的專家評審意見,賦予A、B、C的評審結果對應的分值。
也就是賦予「優先資助」、「資助」和「不資助」,每個等級都會賦予一定分值,最後統計總分。
通常一份面地青的本子會有35位函評專家,比如大部分的青年基金和醫學口的本子會有3位函評專家,地區基金和麵上基金則是5位函評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