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後世來的資深苟比。

徐雲對於自身安全的重視程度,無疑要遠高於這個時代的任何人。

畢竟......

光環從未提示過他如果在副本中身亡,現實的自己會不會也丟掉小命。

當然了。

從光環整出來的那麼多活來看......

這個抹殺性質的懲罰機制機率並不大。

不過即便副本中死亡不會影響到現實的軀體,但任務的完成度卻必然會受到影響。

徐雲可不願見到自己花費了大量心力,浪費了漫長的時間,在最後關頭卻因為不夠苟而被人噶了脖子,無奈得到一個低分甚至保底的評價結果。

因此在進入副本之前,他便做好了許多準備——比如說藏在袖口的石灰。

這種警惕心理在蘇格蘭營地夜襲後達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

因此......

早在很久之前,徐雲便佈置下了一些後手。

比如.......

這件防彈衣。

沒錯。

很久以前。

這件防彈衣其實並不是他囑託艾維琳打造的兩件物品之一,而是更早之前他和李斯特達成的協議產物。

也就是當初徐雲在倫敦城拜訪過卡爾先生一家後、特意去倫敦大學學院找到的那位年輕人。(嘿嘿,沒想到吧)

在如今的1851年,歐洲大陸上存在著兩個後世知名的‘李斯特’。

其中一個叫做弗朗茨·李斯特,匈牙利人。

他是著名作曲家、鋼琴家、指揮家,偉大的浪漫主義大師,是浪漫主義前期最傑出的代表人物之一。

後世人稱鋼琴之王。

而另一位李斯特呢。

則是約瑟夫·李斯特。

這位是外科消毒法的創始人及推廣者,人稱外科之父。

他提出了缺乏消毒是手術後發生感染的主要原因,開創了一系列手術規範。

不到10年時間,就使手術後死亡率從45%降到了15%。

就連後世的許多人也因他受益,堪稱是功德無量。

在1978年麥克·哈特出版的《影響人類歷史程序的100名人排行榜》中,李斯特位列第60位。

後世令無數醫學汪抓狂的李斯特菌,便是由李斯特命名的。

所以當初在得知徐雲拜訪的是李斯特後,有些同學就以為徐雲要搞抗生素了。

但他們卻忽略了兩個問題:

第一。

徐雲當時並沒有需要抗生素救治的物件,況且如果要救人,他大可以復刻北宋副本的大蒜素。

第二。

抗生素可不同於光電效應或者陰極射線。

這玩意兒若是被提前發明出來,西方將會是當之無愧的頭號受益者,而東方卻很難吃到這部分紅利。

因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