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上熱搜了?”

聽到宣傳埠負責人傳來的彙報,在現場指揮相關事宜的田良偉不由眉頭一皺:

“這才過去多久,這就具備半夜上熱搜的流量了?”

雖然田良偉已經六十多歲了,但作為一名學院領導,網際網路的事情他多少還是比較瞭解的。

若是說有影片或者圖片傳出去,那他倒不會太過驚訝,畢竟現場這麼多人呢,拍個照錄個像太正常了。

但一張圖片或者影片想要從訊息轉換成新聞,這裡需要的傳播基數就很大了。

要是在白天還有些可能,但在後半夜依靠零散碎片自然積累起相關熱度,這種機率確實不高。

面對田良偉的質疑,宣傳埠的負責人無奈笑了笑:

“田院長,我們確認過了,14號樓裡有一位學生是個網路作家,在平臺上擁有著一個比較大的粉絲群體。

在那些粉絲的轉發下,訊息直接躍過了初始的碎片積累階段,一開始就多渠道傳播了。

而且他在影片最後為了證明自己不是盜取的網路素材,還特意拍攝了自己的作家後臺的畫面,結果把科大的課本和一卡通也截了進去。

網友們由此追溯到了貼吧,正好貼吧裡也有一些看熱鬧的學生在發帖,只不過他們的傳播度沒那麼廣而已,兩撥人一碰頭,這事兒就徹底被錘死了。”

隨後負責人頓了頓,試探著道:·

“田院,咱們要不要先把輿論端給鎖住?

貼吧很簡單,吧主是一位老師在擔任,把發帖等級拉起來就行,至於熱搜可能有些麻煩,但估摸著一個小時也就差不......”

沒等他說完,田良偉便擺了擺手,打斷了他:

“控評就算了,這種事情沒什麼見不得人的,你一控評反倒就會讓人覺得心虛了,有些事就是這樣變糟的。

這樣吧,你親自負責一下輿論埠。

正常討論的評論不要管,那個最先爆出訊息的學生也不要追責。

不過要是看到有什麼藉機抹黑科大、帶節奏的言論,就先把它處理掉,保不齊背後就有一些咱們海對面的老熟人了。”

科大雖然排名上不如清北交復,但由於定位背景的問題,科大、國科大以及哈工大三所學校,在輿論上其實經常會受到一些別用有心的攻擊,頻率有些時候甚至要高於清北交復。

眼下科大出了這種事,絕大多數的討論可能沒什麼惡意,但必然會有一些人打算渾水摸魚。

得到了田良偉的指示,輿論端負責人當即領命:

“明白,我這就去做。”

帶負責人離去後,田良偉轉身看向宿舍樓。

他正打算目光深邃的來一句‘多事之秋吶’,結果眼角忽然掃到了水管上密密麻麻的蟑螂,頓時一個激靈:

&nd密恐啊!”

........

考慮到田良偉已經六十多歲了,這個季節晝夜溫差也比較大,外頭容易感冒。

因此在幾位隨行領導的勸阻下,田良偉先行返回了住所,徐雲則與幾位安保人員留在現場,值起了夜班。

至於整棟宿舍樓內的學生,則在一個半小時前由一隊穿戴齊全的安保人員入內,給每人套上防護服後帶出了宿舍,消殺之後另行安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