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作為一名取向正常的男性,徐雲很想很想朝著達爾文的禿腦門來上兩個腦瓜崩兒。

但想到這位也確實是個純粹的科學家,所以他還是決定與對方好好交流一下。

當然了。

&nvb是肯定不會有的。

隨後徐雲引著達爾文來到一處更加安靜的位置,到公用飲水區打了兩杯水。

酚醛塑膠要到1907年才會正式被髮明出來,所以這年頭公用飲水區都是以木杯為主,配合熱水消毒。

落座後。

徐雲沉吟片刻,將一杯水推到達爾文面前,對他問道:

“達爾文先生,您是劍橋大學的助教或者教授嗎?”

達爾文搖了搖頭,從身上取出了一張校友卡,輕輕揚了揚:

“不是,我現在供職於不列顛自然研究院,和劍橋大學沒有業務上的關係。”

“不過我是劍橋大學畢業的學生,所以還是能混進圖書館查查資料的。”

徐雲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

他原本還以為歷史出了變動,達爾文也成為了劍橋大學的教授呢。

現在看來。

時間線在出名人物的履歷方面影響並不大。

像威廉·惠威爾依舊是三一學院的院長,斯托克斯也依舊是1849年入校的教授,現在又加上了個達爾文。

不過無論時間線變動與否,達爾文這位大佬徐雲都必然是要結交的。

只是在此之前,得先讓他放棄饞自己身子的念頭。

隨後徐雲沉默了幾秒鐘,組織好語言,便道:

“達爾文先生,不瞞你說,其實東方人的肌體結構和歐洲人相差並不大,都是206塊骨骼——頂多某些lsp是207塊罷了。”

“只是我們講究的是發力的技巧,借力打力,所以往往能出現一些四兩撥千斤的情況。”

說著他指著達爾文的手臂,又揚了揚自己的手掌背面,解釋道:

“例如剛才你的手臂以水平姿態向我伸來,我只需順著你的動作往手腕那兒一壓,就能利用慣性反制住你,俗稱接化發。”

雖然後世那位混元太極的馬老師是個徹頭徹尾的笑料,所宣傳的什麼閃電五連鞭也是扯淡。

但‘接化發’這三個字卻不一樣,它們並非馬老師創造出來的詞彙,在實際運用中很常見。

像後世許多搏擊以及特、武警教學的搏鬥手段裡,核心也都離不開接化發的概念。

說白了,就是順著對方的慣性去進行反制。

還有諸如跑酷中的翻滾卸力,也是靠著慣性在完成軀體的保護。

這是一種經驗性的歸類,也並非馬老師的獨門技巧。

只是因為馬老師的那番語錄實在是太經典、同時也太喜感了。

所以很多人在聽到‘接化發’後,就會自然與馬老師掛鉤。

“借力打力嗎.....”

達爾文重複了一遍徐雲所說的概念,伸出雙手比劃了一番,隨後對徐雲確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