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情況在淘寶中極其常見, 屬於消費者在網購端享受到的權益之一。

在如今的網購圈內,退貨集中出現的高峰期自然是雙十一後的714天。

這種使用者權益也導致了雙十一成交額的虛高,每年淘寶都要花大量人力物力甚至算力在退貨上。

比如21年的雙11,當日成交額是5403億,看起來創下歷年新高。

但實際上呢。

這次雙11的七天退貨率卻高達20%,直播電商退貨率一度高達60%。

因此在商業競爭裡。

惡意退款,也是一種常見的競爭手段。

不過隨著網購產業的發展,大部分廠商都已經放棄了這種手段——因為商品回流對於產品生產壓根產生不了多大影響,無法對大多數廠商的供應鏈造成嚴重打擊。

所以他們大多都會把心思放在宣發端,也就是透過資訊渠道的水軍進行抹黑。

但華盾生科卻不一樣。

‘一個螂滅’的生產成本很高,而淘寶那邊的結算是要有個收貨賬期的。

在產品能夠大幅度回款之前。

華盾生科每生產一支蟑螂藥,賬戶上的資金便會少上一筆。

這種情況有些類似於工程隊的墊款,只不過沒工程款那麼難結算罷了,不至於拖上十年還不給。

此外。

廠房的生產線也有限,每天的產量就那麼些。

因此如果有同行使用了這種手段,公司將會極其被動。

除非對方在阿里旺旺上承認自己會惡意退款,否則你哪怕明知道對方會這樣做,最後也必須要發貨。

這是一種陽謀,譬如之前的那段敏感時期,某些口罩廠商就是這樣噁心同行的:

那時候社會面剛剛恢復生產, 口罩不但需求量極大, 同時利潤也極高。

於是便有同行在平臺上下單,讓對方的產能完全提供給自己。

等收到貨後也不點確認, 拖到最後一天才申請退款,不退就申請仲裁介入。

貨物連包裝都沒動,結果自然是同意退款。

接著他們又把貨物故意拖延,臨近最後退貨期限才寄回去。

如此這般,一來一去便過去了十多天。

那時的口罩價格已經較先前降了一大截,商家欲哭無淚,只能認命。

這種做法要臉嗎?

當然是不要臉。

可它有效嗎?

答案同樣明顯。

‘一個螂滅’的效果業內人士基本有目共睹,因此若是有同行使用這種伎倆,徐雲真的一點都不意外。

不過顧群青接下來的話,卻令他微微鬆了口氣:

“徐博士,你放心吧,都是真實的銷量。”

“具體情況比較複雜,如果方面的話,還是先到公司來說吧。”

徐雲微微一愣,旋即連忙點頭:

“沒問題,我現在就去公司。”

隨後他簡單洗漱了一番,胡亂吃了兩根士力架填了填肚子。

臨走前又想到了什麼,回屋裡取了某個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