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做下這番事?”

聽到老蘇的這個問題,一時間,徐雲竟然有些答不上來。

是啊。

為什麼呢?

悵然間,徐雲的心中忽然冒出了一股異樣的情緒。

有憤怒。

有費解。

也有恥辱。

或許在後世,在那個換了天的時代。。

每個有自己一般境遇的華夏同胞,在來到這個朝代後,都會選擇與自己一樣的做法吧......

也許可以說是......

一個普通華夏人的民族情節?

隨後徐雲看了老蘇一眼,目光在他有些枯槁的左手上停留了一會兒,對老蘇道:

“老爺,您想聽一個故事嗎?”

老蘇沉默片刻,答道:

“說吧。”

徐雲朝他點點頭,深吸一口氣,緩緩道:

“在幾年之前,小人曾經做過一個夢。”

“夢裡我的名字叫做吳凡,乃是一千多年後,一位販賣奶水的普通人。”

“一千多年後?”

老蘇一聽,整個人頓時來了些興趣:

古代雖然由於科技生產力的原因,大多數人的思維都比較侷限,視野也比較狹窄。

但這並不代表他們沒做過與未來有關的幻想。

其中很典型的,便是老蘇同個時代的沈括。

雖然沈括此人的人品有些糟糕,當初蘇軾的烏臺詩案便是他告發的,但從能力上來說,沈括也無疑是一尊巨匠。

他在自己所寫的《夢溪筆談》中,便記錄過不少對未來的猜想。

比如他認為,石油這東西在後世一定會有大用處, 甚至還猜測與‘輪機’有關:

“此物後必大行於世,自予始為之。蓋石油至多, 生於地中無窮, 不若松木有時而竭。”

當然了。

這裡的輪機不是指後世的機械, 而是水輪機之類的木製裝置。

此外,明朝的劉伯溫也寫過一首詩:

“江南千條水, 雲貴萬重山。五百年後看,雲貴勝江南。”

某種意義上來說,也算是對幾百年後的一種猜測:

他認為五百年後雲貴的萬重山裡的資源會被後人開發利用起來, 到時候雲貴就會變得比江南還要富饒。

還有清代碧荷館主人的《新紀元》,這就屬於有些放飛自我的幻想了:

它猜測1999年的時候,清朝人口達到了一千兆,軍隊六百萬——鬼知道這比例咋來的。

總之,清朝的強盤引起了白種各國的猜疑和聯手抵制。

恰逢此時歐洲的匈耶律國境內, 匈奴後裔的黃種人與歐裔白種人之間發生糾紛, 釀成內亂。

於是黃種匈王求助於清朝皇帝, 清朝隨即出兵遠征歐洲, 挑戰白種列強,最後迫使白種諸國簽訂城下之盟。

至此, 戰事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