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1世紀的夏天,想要喝到冰水並不是一件難事兒。

基本上在街頭隨便找個便利店,你都能買到冰氣十足的冷飲。

但是在眼下的古代大宋,想要在夏天喝到一碗冰鎮的酸梅湯,那就有些不容易了。

也不知道這位老漢的家裡是有冰窖,還是利用的硝石製冰?

硝石這玩意的吸熱功能被發現於唐末,溶解於水時會吸收大量熱量,使水溫降低,甚至結冰。

因此自那之後,硝石製冰也逐漸成為了華夏古代製取冰塊的一種方式。

如今數百年過去,硝石製冰的技術已經達到了一個非常成熟的地步,並且普及到了民間。

不過有些時候硝石不太好找,所以一些普通人家用的是芒硝——從老八餐廳那兒刮下來的那種。。

當然了。

眼下這家鋪子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

縱使是用硝石製冰,材料的來源顯然也不會那麼汙穢。

與此同時。

摸著碗沿上的冰氣,徐雲心神忽然莫名一動。

彷彿有什麼東西輕飄飄的從他腦海中閃了過去,想抓卻又把握不住。

隨後他還沒來得及細思,便被身邊永柱的大嗓門打斷了思路。

“真他孃的爽!”

只見永柱幾人將各自碗中的酸梅湯飲了小半碗,暢快的一抹嘴角,撥出一口暑氣。

也不知道是不是冰氣通了心門,有位僕役不由輕輕嘆了口氣,抱怨道:

“哎,眼下這天氣,是越來越熱了。”

永柱聞言,抬起眼皮看了他一眼,嗤笑道:

“現在?現在還算好了,再過旬月,晚上你睡覺都睡不安生!將就著過吧,熬兩個月就好了。”

也不知是不是“熬”這個字戳到了眾人心中的敏感部位,現場的氛圍頓時肉眼可見的低沉了下來。

只見另一位臉上有塊青色胎記的僕役沉默片刻,忽然道:

“永柱哥,聽說老爺這次只准備少許人回京口?”

永柱點點頭,拿起陶碗又抿了一口:

“此次老爺會帶十餘人回京口,剩下的則跟著小四爺留在汴京,按老爺如今的年歲...往後恐怕不會有多少往來了。”

青色胎記的僕役又問道:

“那永柱哥,你準備跟著老爺還是.....?”

永柱眉眼略微低了幾分,嘆了口氣:

“小四爺和老爺相比...哎,若不是父母年邁,我定然會隨老爺回京口。”

說完他看了眼徐雲,也不知是不是請客帶來的好印象,這個漢子又多說了幾句:

“王麻子,這幾日你多往老都管那兒走動走動,老爺是個真善人,你如今無依無靠,若是能跟著老爺回京口,今後好歹算有了著落,離了這傷心之地也是件好事兒。”

徐雲:“......”

道理我都懂,但傷心之地又是什麼鬼?

不過話說回來,永柱這番話裡透露的情報倒是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