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1665的副本結算過程,徐雲明確了一件事:

評分越高,自己得到的獎勵就會越好。

因此對於徐雲來說。

想要獲得儘量高的評分,汴京的優先順序顯然要高於京口。

畢竟這裡是整個大宋的政治與經濟中心,社會環境要比京口複雜很多,同樣也更容易搞事。

況且從醫療水平上看,目前大宋的醫療水平雖然依舊處於古代醫學階段,但汴京的醫學儲備顯然也要優於京口。

一旦老蘇真出了跌倒之類的意外,說不定汴京的知名醫師能在第一時間趕到現場,將其傷損降到最低,儘量避免這樣一尊巨匠的早逝。

因此出於以上多點考慮,徐雲必然是要將老蘇留在汴京的。

但還是那句話——

切入點在哪裡呢?

這顯然不是一個能夠輕鬆想出解決方案的問題。

不過由於任務時間充足,徐雲對此倒也不怎麼著急,畢竟眼下才算第一天嘛。

他先將切入點的事情暫時拋到腦後,抱著打聽情報與閒聊兼顧的心思和小三兒聊起了天:

“三哥兒,你今年多大了?”

小三兒原本正在綁繩子,聞言下意識的摸了摸頭巾,將沒有束髮的邊角掖好:

“今年十七了。”

徐雲緩緩點頭。

如果沒記錯的話,北宋男子成人的年齡應該是二十歲:

“那你的全名呢?就叫小三兒嗎?”

小三兒搖了搖頭:

“那倒不是,俺叫張三,家裡排行第三,大家就都叫我小三兒了。

就像你的王麻子一樣,賤名好養活唄。”

“原來如此,對了,昨天那個領頭的老爺子又是誰啊?”

“老爺子?哦,你是說老都管吧,他叫謝元年,也是整座府院的大管事,咱們每天領多少錢去買菜進貨,都得透過他首肯才行.....”

“那麼先前那位漢子呢......”

徐雲就這樣有意無意的引導著,小半個時辰下來,算是基本上理清了蘇府的人脈關係:

除了老蘇之外,府內的‘二當家’是老蘇的四字蘇茂,也是老蘇唯一一位待在汴京的兒子。

至於僕役之中,謝元年是府中負責人事和財務的大管家,僅次於他的是一位名叫月蓮的大丫鬟。

護院的頭領則是一位叫鄭寬的男子,傳聞曾經在西軍服過役,武藝高超。

蘇茂、謝元年、月蓮、鄭寬。

這便是整座府邸中除了老蘇一家外的F4。

期間小三兒也有詢問一些徐雲的資訊,但似乎是出於某種‘保護’心態,小三兒倒也沒太去追問徐雲的過往。

就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