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外審編輯這麼快就有回覆了?”

辦公室裡,田良偉放下手中的保溫杯,有些意外的看向徐雲:

“這才過去一天吧,嘖嘖,老莫這人還真挺講義氣的嘛。”

看著面前這個一臉‘老子朋友就是牛x’的小老頭,徐雲不禁微微翻了翻白眼:

“老師...人家好歹是個歪果仁,你這樣老莫老莫的叫合適嗎?”

“咋不合適了?那傢伙當初在川省生活了七八年,麻將打的都比你好懂不?”

“......”

眼見自己在徒弟面前扳回一城,田良偉又繼續問道:

“對了,老莫的回覆裡都寫了什麼?有沒有比較麻煩或者需要大改的地方?

他這人的性子有些較真,保不齊就有什麼地方會給你挑出骨頭來。”

徐雲聞言搖了搖頭,將手機裡的郵件翻了出來,遞到老師面前:

“沒有,莫頓先生的語氣很和善,出了找出了幾處不太妥善的註腳外,就是有部分更加精準的語義刪改,我爭取明天改完就給他發回去。”

作為一位頂級刊物的外審編輯,莫頓的職業素養自然是不需要懷疑的。

他在看完徐雲的論文後並沒有急著回覆,而是很耐心的挑出了幾處,接著才將它們以正式格式發回到了徐雲郵箱。

這種行為並不是沒事兒硬挑刺兒,而是論文領域中標準的審稿過程,也就是俗稱的校稿。

本土一般稱之為三審三校,別名禿頭環節。

短的一兩個星期,長的可以和你磨半年一年。

當然了。

這也和徐雲第一次投頂尖生物期刊有關。

生物學畢竟不是物理,有些門門道道他還沒完全摸清,所以存在紕漏是很正常的情況。

比如有些科研前段的單詞,漢語和英文之間的轉化他拿捏的不一定準,莫頓則很細心的把這些地方給圈了出來。

隨後田良偉站起身,走到窗邊,輕輕揉了揉肩膀:

“那行,要是沒太大問題的話,Proof環節你自己負責就好,等外審過了我再催催他們發刊。

另外就是你的專利問題,要是不出意外,半個月內應該會有結果。”

“我去,半個月?”

聽到這個時間,徐雲臉上頓時肉眼可見的浮現出了一個問號:

“不是...老師,怎麼會這麼快?”

田良偉瞥了他一眼,緩緩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