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宋獻策進城(第1/3頁)
章節報錯
熊元霸乍一跳入車廂,便被一把匕首頂在了咽喉處,自己也是嚇了一跳。
這時就聽見後面傳來熟悉的聲音,回頭一看。居然是前兩天剛剛分別的牛道士。
熊元霸急忙把兩手張開,自己並沒有惡意。
對面的那個侏儒見熊元霸手中並沒有什麼武器,而牛道士又說是熟人,才撤下了匕首,緩緩的坐回到原來的位置上。
兩旁的衛士早已找回了被扔出的羽毛扇,交還給了那個侏儒。那個侏儒也不多話,將扇柄短匕又插回到羽毛扇中,不住的上下打量熊元霸。
牛道士見那侏儒收了短匕,才長出了一口氣,道:“誤會了,誤會了,都是自己人,大俠你也真是的,怎麼招呼也不打,直接就衝上來了。可給我們嚇了一跳。”
說著指著那個侏儒道:“我給你介紹一下,這一位便是我朝的開國大軍師宋獻策。”
說著又指著熊元霸對宋獻策道:“宋軍師,這就是我剛才跟您提到的,前幾天浴血守衛潼關的大俠之一,江湖上赫赫有名的赤練仙子。”
聽了牛道士的介紹,熊元霸急忙對宋獻策拱了拱手,心想:“要論起來,這潼關城裡的馬世耀、牛道士什麼的。自己以前根本沒聽說過。但說起這個宋獻策,還真是有過耳聞。
沒想到居然是一個駝背的侏儒,相貌還如此的古怪。
按說這歷史上都有名的人物,應該算是個大NPC了吧,也不知道有沒有什麼任務派發給我。他這又是從哪裡過來的呢?”
....
牛道士介紹的沒錯,這個侏儒正是大順軍中,赫赫有名的軍師宋獻策,而他這次前來潼關,這裡面其實還真的有一番波折。
在幾天之前,當馬世耀的潼關大捷文書送到長安城的時候。長安城裡正雞飛狗跳地忙著遷都。
要知道即便是一般的小戶百姓要搬家,也是千頭萬緒。各種家裡的破爛堆積如山,看什麼都想帶走。更不用說一個國家了。
而且當時的時間極為緊迫,李自成更是下了死令,三天之內必須全部撤離。東西能帶走的就帶走,帶不走的一律銷燬,務必不能給建虜留下。
這個命令一發出,整個長安都亂成了一團。像這樣的命令,傳達到了下面,自然還需要層層加碼。
李自成聖旨上要求的是三天,到了六政府(注1)的尚書那裡,時間就要壓縮成兩天內全部搬移,到了下面侍郎的那裡,期限就改成了一天。而再往下,留給部院裡中郎、從事的時間就更少。
而且這還只是公事,家裡的私事也還要抽時間來安排一下吧。要知道這一走,以後還能不能再殺回長安,那可就兩說了。
皇帝李自成尚且找來了澤侯田見秀和義侯張鼐,去把自己的國庫“闖王寶藏”埋好。
這下面的大小官員,自然也需要把自己財產,進行一下緊急的處置。
別的不論,家裡的房產地契,是不是能便宜的變賣一下呢......
所以整個長安城裡,從上到下都忙得不可開交,這兩天幾乎沒有人能合上眼睛。
李自成撤離的先頭部隊,也已經率先帶著一些輜重離開了長安城,去前面打了前站。
然而到了第三天的頭上,馬世耀的潼關報捷文書卻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趕到了長安。
這一下,整個朝野都震動了。
李自成一開始時,甚至都不相信這封捷報的真實性,自己帶著近十萬大軍,在潼關足足打了半個月,結果灰頭土臉的撤回了長安。
而馬世耀僅僅靠著七千多人,居然在一天時間內,不但反敗為勝,陣斬了建虜的懷順王耿仲明,還擊潰多鐸主力部隊,連夜追擊百餘里。
即便是吹牛也不是這個吹法吧!馬世耀要是有這個本事,那他還當啥巫山伯啊,早就一統華夏,成為大順國皇帝了!
可事情卻又由不得他不信。不但報捷文書上的火封印信核對無誤,即便是後續從潼關陸續趕回的探報,也紛紛的證明了捷報的真實性,多鐸的大軍好像確實被馬世耀擊潰了。
這個時候,前兩天緊急遷都的計劃,可就值得玩味了。
李自成之所以要遷都,是因為遭到了建虜的兩路夾擊,自己顧此失彼,不得不放棄長安。
然而如果多鐸的東路軍已經被馬世耀擊潰,讓長安城完全沒有了側翼上的威脅,那麼自己為什麼還要遷都呢?
憑藉著大順軍在陝西的地理優勢,完全可以和建虜的西路軍正面打上一場啊。
這個時候朝堂上就出現了兩種聲音,大多數的呼聲是大順軍寸土不讓,和建虜的西路軍在長安打一場生死決戰。
既然巫山伯能靠著七千多人擊敗多鐸。那麼如今長安城裡還有近十萬的老營精銳,為什麼不能和建虜的西路軍正面拼上一場?
可還有一少部分的聲音,卻仍堅持還按照原計劃執行,放棄長安,南下伐明,奪取南京。
理由則是巫山伯馬世耀的這封報捷文書裡面大有問題,恐怕別有內情,說不定有詐。
是的,問題就出現在馬世耀的這封報捷文書上。
馬世耀寫這封報捷文書的時候,也不知道城內決戰的事情應該如何的彙報上去。於是還特意找來了兩個說書先生,左刪右改,新增了許多離奇的情節,最後捷報足足寫了幾十頁,把裝捷報的信封都撐得鼓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