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赤練仙子熊元霸(第1/3頁)
章節報錯
因為不知道長安回派的欽差什麼時候到潼關,所以馬世耀和牛道士不敢怠慢。分頭行動起來。
望雲樓的過契、簽署買賣文書、找中人等事一氣呵成。馬世耀心中急著大事,銀錢出得也豪闊,事情自然辦的極快。
他又在軍中選了幾十名擅長磚瓦計程車卒,大家一起動手,一上午的功夫,便把圍牆砌了起來。
督師府衙的匾額也掛得十分的順利,牛道士和府衙門口的秦二,三德子多少有些一面之交,這一次便還由他去進行分說。
等牛道士把換匾的事情跟二人大致說了一番,他二人倒是無可無不可。因為他倆的職責只是不可以讓任何土著百姓進入督師府衙,至於其他的,都可以商量著來。
牛道士又偷偷的給每人揣了五兩銀子,秦二和三德子也就隨他折騰去了。
不大一會,督師府衙門口的“經略方城”便換成了“紫陽世澤”
馬世耀見事情辦得順利,心中也是高興,剩下的事情便是自家府門前的匾額了。牛道士精神抖擻,用毛筆蘸著金字兒寫下了“輔事飭民”四個大字,不敢說是這幾個字鐵畫銀鉤,但也稱得上端秀疏朗。
但在題款的時候卻猶豫了一下,按理說誰寫的匾額,就應該誰來題款。
但今天這事裡面內有乾坤,卻不好這麼辦了。牛道士想了一想,把筆放下。跟馬世耀悄悄道:
“如今我們在這潼關城裡乾的事,就像是在螺絲殼裡做道場,都是些繡花水磨的功夫。可以說如履薄冰,出不得半點差錯。
我看這匾額的題款,最好是能找一位大俠親自來提,咱們把事情夯得實了,才算妥貼。
這樣日後,即便有哪個大俠覺察出匾額寫的不對勁,想要找回場子。但這匾額是他們自己人的款,卻也說不出二話來。”
馬世耀聽著也有些道理,不過畢竟做這事有些心虛,道:“可別題款的時候,被人看出破綻,到時候反而畫蛇添足,弄巧成拙了”
牛道士咬了咬牙,道:“那就找一個不識字的來題!”
“不識字的怎麼題啊?”馬世耀一臉驚詫。
牛道士狠狠道:“畫個十字押,再按個手印。總之這事一定要做實了!”
馬世耀也算是走南闖北,閱歷不淺的。不過他也只見過在契、狀上畫押的,卻從來沒見過誰家匾額上也能按手印的。不過牛道士是讀書人,他既然這麼說,想必是可行的。
只是城中的大俠那麼多,又該如何分辨哪個認字,哪個是文盲呢?於是問道:“你又不是那幫大俠肚子裡的蛔蟲,又怎知他們哪個認字,哪個不認字啊?”
牛道士心中其實早已有主意,指著府衙門口那張主神白泉頤貼的“系統版本更新1.01”公告道:
“馬帥你看到府衙門口貼的那張告示了吧。雖然上面語句不通,還有許多缺筆少劃的錯漏之處。但密密麻麻的寫了有幾百字之多。我大致看了一下,大概是頒佈了一些針對大俠們的律令,和給大俠們分派營壘住所的事。
顯然這些內容,對大俠們是極其重要的。這幾天我看到有不少大俠路過時,都圍著那張告示仔細的看過。
其實如果您觀察過歷來城門口帖的官府告示,就大致能知道,這看告示的人,大致可分為三種:
第一種是已經知道告示裡面內容的,一般都是徑直走過。對牆上的告示視而不見。
第二種便是不知道告示內容,卻又識字的讀書人,他們路過告示的時候便會駐足停留,仔細的看上一番。不過這告示上足足能有幾百字,想要完整的看下來,怎麼也需要茶盞左右的時間。
最後一種便是既好奇裡面內容,卻又不識字的。他們看到牆上的告示會好奇的停下來看上幾眼,如果有畫像的話,大概還會站得久一些。可如果沒有畫像,那就沒什麼看頭了。
這時候如果身邊有人一起看告示,他都會好奇的問上一問。可如果沒有人的時候,她看上幾眼後,也就轉頭走了。
我們只需要找道這種看上幾眼告示,卻又不在告示前久站的人。這樣的人,八成都是不識字的,找他們來題款。定是沒有問題的。”
所謂世事洞明皆學問,馬世耀聽牛道士這麼一說,想了一想,覺得也確實就是這麼一回事,牛道士觀察入微,這書果然不是白讀的。
於是和牛道士一起又坐在瞭望雲樓二樓的老地方,暗中觀察起那些看告示的大俠來。
果然一切正如牛道士所料想的那般,這些路過告示的大俠,要麼停下來仔細閱讀一番,要麼徑直走過看也不看。
只不過牛道士說的第三種情形,他倆卻始終都沒有發現。
“莫非這些大俠一個個都識文斷字?”馬世耀覺得有些不可思議。
牛道士搖頭道:“絕無此種可能!這些大俠不過都是些市井紈絝,豪客遊俠兒,即便是家境殷實,又怎麼可能都讀過書。還是稍安勿躁,再等上一會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