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反抗軍(第1/2頁)
章節報錯
4月15日,哈薩地區,果阿第一獨立旅剿匪指揮部。
“哐當!”
一個茶杯,被旅長費德爾狠狠的摔在地上。
“傑克遜,你怎麼治軍的?
第一團三營的三連兩百多人被阿拉人打的只剩七個人,這相當於被整連被全殲了,真是丟盡我們第一獨立旅的臉。”
奇恥大辱!
一個裝備精良的連隊,居然被區區武器落後,散兵遊勇的阿拉人給覆滅了,真是太恥辱了。
出現這個情況,這讓費德爾怎麼對得起布拉幹薩公爵大人的期待與付出。
整整一個連隊被覆滅,這是果阿師仿照德國師整編成立以來,從未有過的損失。
果阿,一直是葡萄牙遠東地區重要基地,自大航海時代以來就從未變過。不過隨著時代的變化,葡萄牙國力衰減嚴重,卡洛斯一世時期政府數次破產,國庫空虛,包括果啊在內的很多殖民地管控不嚴,騷亂不斷。
在兩個王室和好,現在葡萄牙國王曼努埃爾二世父親卡洛斯一世,為了繼續借貸,也為了甩掉一些包袱,就將距離遠的蘇伊士運河以東的殖民地交給了布拉幹薩家族。
布拉幹薩公爵大人弗朗西斯科,對轄下的葡萄牙殖民地非常的上心,把他們當成阿爾加維一樣認真經營。
如今,布拉幹薩治下的各個殖民地發展的如火如荼,各種建設與改革同步進行,而軍隊這個重中之重,下的功夫最深。
布拉幹薩殖民地軍團,仿照德國軍制,一共編制了三個師,兩個獨立旅,三個獨立團。果阿作為遠東重鎮和核心,是殖民地的司令部所在地,擁有兩個師和一個獨立旅編制軍隊。
布拉幹薩公爵與奧斯曼帝國達成了哈薩購地案後,果阿地區派遣第一獨立旅,前往協助卡達獨立團接收領地。
領地的接收,過程並不一帆順利,遭遇了頑強的暴力反抗。
葡屬中東殖民地由卡達和巴林組成,殖民地民眾主要是以東亞人和印度人為主,阿拉人全部被殘酷驅逐,這些被驅逐的很多都跑到了奧斯曼哈薩地區,
哈薩地區也變成了葡萄牙殖民地,萬惡的葡萄牙人又來了,阿拉人這次沒有退縮。
哈薩地區地方狹長,可不像卡達半島與巴林島那樣容易被控制,鎮壓方便簡單,阿拉人這次面對再一次的驅逐反抗非常激烈,殖民軍隊一時被僵持住了。
“第一團團長傑克遜,你來告訴我這是為什麼?一個連居然能被全殲。”
費德爾揪起傑克遜的衣領,雙眼瞪圓,吐沫橫飛的道:“你個王八蛋,我們軍隊第七條軍令是什麼?回答我。”
“遵守紀律,謹慎行事,提高警惕,禁止輕敵。”傑克遜耷拉著腦袋,語氣低沉回答。
聽到傑克遜低沉的語氣,怒火中燒的費德爾更不滿意了,放開衣領直接一腳將他踹翻在地。
“你在說什麼,這麼小聲,我聽不見。”
被踹倒的傑克遜立刻從地上起身,立正大喊:“遵守紀律,謹慎行事,提高警惕,禁止輕敵。”
“作為軍人,就應該有軍人的樣子,你剛才像什麼樣子?垂頭喪氣,語氣低沉,那裡有身為軍人的姿態!”
“好了,費德爾,不要糾結這個,你不是要問連隊陣亡原因嗎?現在最重要的是尋找真正的問題。”
獨立旅政宣委高文,見場面有些失控,知道不能讓脾氣火爆的費德爾繼續下去,連忙出場圓場。
“一時的失利雖然難看,但最重要的還是找到真正的原因,做到總結教訓經驗。
傑克遜,氣勢不要那麼低沉,降級是必然的,但你還有將功補過的機會,現在你告訴我們真實的情況,我們好做出判斷與彌補。
這次一個連隊全軍覆沒原因,傑克遜你說說看?”
“報告旅長,三營三連隊被全殲的原因有三點。
第一,整個三營兵員由葡印混血與印度康坎人組成。整個營訓練刻苦,戰鬥力也很可觀,可因為兵源來歷問題,導致他們與通常印度人一樣,對我們謙恭,對外驕傲自大,他們面對軍事武器落後的阿拉人,非常輕敵,這是三營下屬三連被突擊全殲的重要原因。
第二,除了輕敵,阿拉人騎兵來去自如,機動力太強也是重要原因。第三連雖然崗哨放鬆,雖然晚了點,但他們還是發現了來敵,只是阿拉人騎兵太快了,第三連進入作戰狀態,就已經被攻入軍中。
第三,基礎連隊雖然武器先進,碾壓阿拉人軍備,不過基礎連隊,缺少連續火力壓制的機槍與炮。在面對快速來敵的阿拉人騎兵時,連級軍層火力壓制不住,直接被突破防線。”
阿拉人騎兵,在狹長沿海的哈薩地區行動可比卡達半島方便多了,再加上內陸的內志沙特政權恐懼葡萄牙掌控狹長的沿海地區,因此政權領導人伊本沙特對於哈薩反抗軍是支援的。
哈薩反抗軍,不缺少騎兵,在內陸沙特與沿海的哈薩地區,他們來去自如,果阿第一獨立旅缺少偵查手段,又要分散駐守,很難做到圍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