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嗎?

制衡技術有一套的。

雖然要支援巴西成為美洲的新話事人,在美洲大陸形成巴西與美國兩大勢力。

但是這不代表著,英國不會挖坑啊。

美國上面英國自治領加拿大,其實就起到牽制美國的作用,那巴西也不例外。

能起到類似加拿大作用的,南美洲,阿根廷和智利,就非常適合,英國也會支援他們發展。

雖然兩國加起來比不上巴西,但是還是能有作用,就像加拿大與美國一樣。

“國王陛下,果然是有智慧。”

佩德羅三世這麼上道,卡梅隆非常滿意。

“我們英國,甚至德國,法國,還有歐洲其他國家。

是真的支援巴西強大,也支援巴西擴張,但是巴西這個擴張方向,只能在北面。

國王陛下,出自歐洲王室,我想您,也應該明白我們歐洲國家扶持巴西的意思。現在的美國,對我們歐洲威脅太大了。

美國的工業規模與GDP,超過除英國外的所有歐洲國家,而且還在發展,這實在太恐怖了,己經嚴重挑戰了現有的國際社會秩序。

所以,我們希望,巴西能起到制衡美國的作用。”

美國現在的實力,與未來的潛力,是個歐洲強國,都能感受到美國的恐怖,擔憂他挑戰國際秩序。

這並不是無端的異想,美國已經做過幾次了。

第一次讓歐洲感到威脅成真的,就是美西戰爭。

美西戰爭中,美國按著歐洲列強西班牙,一路打到尾,將西班牙打得落花流水,西班牙完全沒有招架之功。

堂堂一個歐洲列強,被一個美洲國家胖揍,這讓歐洲非常擔憂與恐懼。

西班牙,雖然在歐洲,也不算太強,排在英國,法國,德國,俄國之後,但是歐洲國家通常認為它只比奧匈弱一些,強於義大利,還是一個歐洲列強。

可是就這麼一個強國,面對美國,西班牙完全沒有招架之力,失去多塊殖民地,最後只能接受戰敗。

第二次,讓歐洲感到實質威脅,就是巴拿馬獨立。

美西戰爭之後,歐洲已經捏著鼻子承認,美國取代西班牙成為列強,對於一些北美洲地區與加勒比海島嶼擁有支配利益。

可是這個退讓是有限度,那就是南美洲。

南美洲,英,法不允許美國在這裡擴張勢力,美國擁有大半個北美影響力已經夠恐怖了。

如果再拿下南美洲,美國擁有抗衡整個歐洲的實力,也不是不可能。

美國,支解南美洲國家哥倫比亞的行為,嚴重挑戰了歐洲列強的利益。

也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巴西王國改革,想變強大,歐洲是非常願意的。

美國挑動,歐洲的敏感性,已經不是一次,兩次。

最近,最能刺激歐洲列強敏感的,就是美國大白艦隊。

大白艦隊,從1907年12月開始的環球航行,現在還在周遊各國,宣揚這麼美國海軍實力,讓世界各國重新瞭解了美國。

美國16艘戰列艦,雖然不如無畏艦,但是所展現海軍實力,還是直接刺痛了歐洲列強。

在這些國家中,最受刺激的,除了日本,就是世界的霸主英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