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往復,天人交感,迴圈無端,幽同圓覺,覺則圓,圓則覺,是謂圓覺。

人生若是一半風塵一半清風,則最為恰到好處。

F縣一個小村落裡,傳來嬰兒的的啼哭聲。“是個帶把的!”接生婆笑盈盈的抱著一個男嬰走出房門,金家人歡天喜地,整個農家院子都歡樂起來。

金氏夫妻看著嬰兒相視而笑。因為夫妻倆都好酒,孕期也是推杯換盞,或許是酒精的影響,這孩子的面板紅一塊白一塊白,頭上只長著五撮頭髮,臉上兩個醒目的深酒窩,鼻樑上還有一塊白斑。

“這孩子長的,像戲臺上的縣令,長大了是個做官的料。”妻子打趣的說。

“還縣令,我們家就沒出過一個大學生,估計也是個泥裡掏飯吃的貨。”妻子話音剛落,門外就傳來小孩奶奶的聲音,夫妻倆就不再說話。

可是,金氏夫妻還是希望,孩子學有所成,就給孩子起名金文豐。

孩子週歲那天,父親去教書先生那裡借來印章、書本,筆、墨、紙、硯;從酒鋪老闆那裡借來算盤、錢幣、帳冊;又準備了一些首飾、花朵、胭脂、吃食、玩具等,在擺了一桌子,讓孩子抓周。

孩子先把手伸向印章,教書先生讚許的說:“選擇印章,長大以後,官運亨通。”;可孩子的手在印章不遠就停了下來,轉而往文具方向摸去,教書先生又說:“選擇文具,長大好學,能寫會算,準是個大學生,”;這時孩子的手在文具不遠處又停了下來,側著眼睛看向了算盤,酒鋪老闆忙說:“選算盤好,算盤一響,黃金萬兩,以後是個大商人。”可話音剛落,孩子卻把手收回去不玩了。大家嘗試著引導孩子繼續抓周,可是孩子完全不理會這群大人,只是看著窗外的天空,好像心神已經飛到天上去了一般。

大家沒有辦法,就在一邊等著,不久孩子又伸出手來,不過不是朝向桌子,而是探向天空的方向。

“你們看,他的左手手心。”一個大人指著孩子的手心說。

“一個圓形,一個月牙形,兩個胎記。”另一人說。

“張老師,你見多識廣,知道這是什麼嗎?”有人問教書先生。

“這圓的嘛好像初升的太陽,這月牙形的嘛就像月亮,日月分別代表陰陽,也代表事規律規則。手掌日月,又對我們準備的這些東西都不感興趣,恐怕不是紅塵中人。”教書先若有所思的說。

“心懷天地,手掌乾坤,不務俗業,像不像我們道士啊?”大家看到門外一個瘦高的道士,長鬍子灰道袍,風塵僕僕的走來。

“不如趁早給我當小徒弟,省得拖累大家,諸位意下如何?”道士見到大家都看向他,又接著說。

大家開始覺得有理,仔細一想才知道不對,有人化緣饅頭米飯的,哪見過週歲禮上管人家要孩子的。大家就打發道士離開,道士見講不通,只好搖著頭離開了。

轉眼十八年過去了。金文豐十八歲,張的眉清目秀,溫文儒雅,只是不大喜歡跟人交際。每天抱一堆書進房間,一天一天的不出門。母親見別的孩子。都在呼朋引伴,再看看自己家孩子,總覺得不正常,於是找來與文豐同年的外甥,讓他去了解情況。

“表弟,是我媽叫你來的嗎?”文豐見表弟的言語和平時不一樣,就已猜到幾分。

“是的,舅媽見你快兩個月沒出門,就讓我來看看你。”表弟如實說了。

“你告訴我媽,我沒毛病,只是喜歡看書。”聽了文豐的話,母親稍微寬心了一些。接著文豐一如既往,除了上學其他時間基本都在家看書。

也就是這個十八歲的夏天,文豐聽了《十七歲的雨季》,就準備種一棵橄欖樹,來紀念這個雨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