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財路(第1/2頁)
章節報錯
看著許忠的車子離去,黃總拿起電話撥通了一個號碼,臉色陰沉的說:“啟動第二套方案”。
經歷著“神浴”事件後,黃院長開始整頓第三醫院的風紀。短時間內,發現了數起醫生收受紅包的違紀行為,都給予嚴格處理。有人歡欣鼓舞,也有人咬牙切齒。
可是出乎意料的事情還是發生了。在一次核心會議上,黃院長一手培養起來的副院長賀永昌,在會議上提出了醫院股份改革建議。建議提出了三大項:一、引進外資和先進的管理制度;二、擴大醫院創收,將收入用於升級醫院裝置;三、提高醫生福利,調動醫生積極性。
三條建議都冠冕堂皇,但是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引進外資。
“後面兩條,隨著醫院收入的增加,會慢慢的提高。但是引進外資,存在著許多不確定的風險,我不認同這種方式。”黃院長先發制人。
“引進外資,這是面前許多醫院都在做的事情。我也做過一些調查,引進外資就會相應的引進先進的管理模式,不僅裝置可以快速得到提升,而且福利也會相應提高。這是歷史賦予我們發展的機會。”賀永昌站起來說。
“我看廣濟醫院在引進外資後,是發生挺大變化的。”有人附和。
“是啊,許多病人看了他們的廣告宣傳都直接去那邊了。”又有人說。
“把股權分出去,就意味著把醫院發展的方向交出去,醫院就有可能變成,不擇手段謀利的機構。羊毛出在羊身上,廣告宣傳的每一分錢都會算在醫療費用上,這樣就是去醫療業的初衷,也會造成社會負擔,不是我們從醫人員應該有的想法。”黃院長說。
“我們醫院存在的目的是救死扶傷,不是商業機構。國家讓我們自主經營是為了緩解財政困難,在這點上我們自給自足就可以,國家也不希望看到我們成為瘋狂斂財的商業機構。”黃院長接著說。
“西方醫學發達的原因,就是因為先進的管理模式,在這點上我們落後太多了。我們這一代從醫人員,應該擔負起歷史的重任,與時俱進。”賀永昌義正言辭的說。
“.......”
黃院長驚訝的看著這個學生,今天賀永昌的言行和往常大不一樣。以前那個言聽計從的學生,現在完完全全的站在對立面,目的明確的想取代自己,到底發生什麼了?
整個會議在硝煙瀰漫中進行,最後不歡而散。
幾天後,某部門領導考察第三醫院。考察尾聲,領導來到了黃院長辦公室。
“老黃,聽說你們上次的會議,討論了股權改革?”領導問。
“沒有,只是隨便說說,這個不適合我們這裡。”黃院長回答。
“其實股權改革,從目前實行的試點看,效果還是挺好的。我們不得不承認,西方的管理模式對推動醫療發展,還是有很大的促進作用的。”領導看著黃院長說。
“按照他們這樣模式,後期很容易發展成過度醫療,勞民傷財的結果是大家都不願意看到的。”黃院長看著領導說。
“社會要進步,你看國家都改革開放了。我們不能因循守舊,辜負了人民的信任啊。”領導語重心長的說。
“那就再看看吧,如果大家都做的好,我再組織會議討論。”黃院長說。
“改革需要新鮮的血液,需要一批敢打敢拼的領導。如果我的思想什麼時候跟不上大家,我就會把發展機會讓給年輕人。”領導圖窮匕首見,直接說到主題重點。
“這是組織的意思?”黃院長問。
“這是醫療發展趨勢中,必然出現的情況。我們落後人家太多了,現在最需要的就是改革的魄力,猶豫只會讓差距越來越大,你說是不是?”領導說。
“.......”
隨後領導拿出一沓舉報信,都是本院醫生寫得,舉報黃院長的不作為、獨裁、公報私仇......
隨著聊天的推進,黃院長知道自己是獨木難支了。要不同意股權改革,要不是讓出院長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