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廣華講述這自己的經歷,作者默默的聽著。

比廣華出生在一個小山村。那裡的村民,世世代代都用汗水澆灌著土地,希望著能改變山村的窮苦面貌。比廣華的父母也一樣。

在比廣華十二歲那年,父親發現自己努力了幾十年,日子依然看不到頭。就開始關心起孩子的學習來。

一天他帶著比廣華,走了十幾裡的山路,到了鎮上四處尋找這什麼。比廣華跟在後面,看著各種稀奇的攤位,和從未見過的玩具。父親在一個小店門口停了下來,比廣華抬頭看到店鋪的門頭上寫著“三味書屋”。這是一家十幾平米的小書店。

“廣華,你隨便挑,看上的書放一起,我給你買回去。”父親說。

“爸爸,真的可以隨便挑嗎?”比廣華問。

“隨便挑,只要是讀書,我把砸鍋賣鐵也支援你。”父親豪氣的說,

“好,那我看看。”比廣華,第一次見這麼多書,就迷了進去。

那天外面很冷,比廣華父親穿著舊棉襖,在店門口進進出出。也是進店看比廣華選書,有時到外面抽菸。

中午的時候,比廣華感覺肚子有些餓了,才選了四本書向父親走去。

“你不多選幾本?”父親問。

“先買這四本吧,我選了四個型別的書本,一樣一本。”比廣華說。其實對他來說,整個書店的書他都喜歡,只是他明白父親賺錢不容易,才精挑細選了四本。

“好,老闆算下多少錢。”比廣華的父親同老闆說。

“四十五。”老闆是個年輕的女孩,衣服白皙,穿著紅色的毛衣,圍著棗紅色的圍巾,帶著個黑邊眼鏡。

比廣華看著父親從夾襖裡邊,掏出一疊鈔票,有十元的五元一元的,點了四十五元給女孩,把剩下的幾張放回口袋。女孩把書包好,遞給比廣華,比廣華把書抱在懷裡,跟著父親出門。

“爸爸,我們這就回家嗎。”比廣華看父親朝著回家山路的方向走去,就問。

“對,下午還有活要幹。”父親回答。比廣華這才知道,父親這一趟是特意帶他來買書的,心中湧起一陣感動。決定好好學習,實現父母走出山溝的願望。

後面的日子裡,比廣華開始認真的學習。即使每天走幾里地區學校,依然提早到學校。老師同學都看到他的變化,開始被選為副班長。

比廣華善於管理班級。他發現每天班級裡吵鬧的,都是那幾個同學,於是比廣華就同他們搞好關係,讓他們協助管理班級。竟然班級紀律大好,以至於學期末老師把優秀班幹部給了其他同學。這些朋友,堵到老師辦公室講理。

“班級都是比廣華管的,為什麼優秀班幹部不是他。”同學在門口問老師。其他老師也看來。

“你們先回去。”我回去在在更你們說。

“在這裡說,不是一樣嗎?”另一個同學說。

“優秀班幹部,就是要給正班長的。”老師被逼急了,大聲回答。其他老師,都把頭低下去。

“比廣華,羅兵他們去老師辦公室鬧了。”有個女同學過來同比廣華說。

“因為什麼事?”比廣華問。

“是優秀班幹部的事。”女同學回答。

“我知道了。”比廣華趕緊朝老師辦公室跑去。

看到同學們正在往回走。

“廣華,我們替你不服,班級都是你在管理,什麼優秀班幹部給別人?”同學說。

“沒關係,都給了,我們總不能讓老師承認自己錯了吧。”比廣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