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封侯非我願(第2/3頁)
章節報錯
徐州臨海,海邊的村落也不過二十里地。
海鹽和鐵礦,都是東夷人稀缺的物資,也造成了東夷人無時無刻不再覬覦此地。
徐州和燕州,都是東夷人眼中的跳板,佔據一地,就能夠將島上源源不斷的軍隊運過來。
進而入侵大夏,不在話下。
周懷安躺在行軍床上,難得能夠睡個安穩覺,沒有了白露和夏侯雪打擾,他也能夠更好的思考。
只是思考片刻,燕王世子選擇去跟周公之女幽會。
——
徐州城。
太史昭抬眼看向月光,月色輕輕,照耀著異鄉人的回家之路。
“頭兒,不是我說,咱們本來是接花王的!怎麼淪落到了查賬的地步!”
楚中天欲哭無淚,如今他一看賬本,就覺得頭暈眼花。
“頭兒,我去茅廁方便一下……”
李林峰則是用了尿遁大法,準備逃離看賬。
曾紀常不動生色,“林峰,你這個年紀,去廁所如此頻繁,不會是某些方面出了問題吧?”
“還有中天,你這一本賬簿看了一刻,還沒看完?”
曾哥雖然心有怨言,但能夠為徐州百姓查明瘴氣,讓他任勞任怨。
袁子脩和金足赤,則是成為了主要勞力。
作為集賢院的翹楚,袁子脩看賬基本上一目十行,飛流直下,就能找出一些賬目的端倪。
“果然如此!”
此言一出,太史昭眯眼看向袁子脩,笑道:“說,發現了什麼?”
袁子脩上前關上了窗戶,示意眾人圍過來,隨後低聲道:“徐州境內,有人與東夷人勾結!”
此話當真?
楚中天不解道:“你看知府那熊樣,就跟茅坑裡的石頭一樣!他能跟東夷人勾結麼?”
李林峰也顯然不信,“陶潛的為人,咱們觀察了三天,不像是勾結外敵。”
太史昭尤為不能接受,陶潛可是曹公當年極力看好的官員。
袁子脩的話,肯定不是空口無憑,太史昭低聲道:“證據,何在?”
袁子脩搖了搖頭,“沒有證據直指陶潛!但賬簿上的線索,都指向了他!這三年間,徐州與其他地區的商人,都沒有太多的來往,僅有一地例外!”
“東夷!”
太史昭脫口而出,袁子脩則是點了點頭,“東夷人想要越境,必須擁有文書!陶潛知府,就是那個提供文書的人!”
“其中還有一些縣官,為了增加當地稅收,大肆接受東夷人來做生意!售賣的東西不過是尺八這類的樂器,還有東夷人生產的稻米,可如何能夠賣出如此天價?”
“去年徐州的大部分稅收,都是來自於東夷人!”
太史昭仔細回想,直言道:“這件事曾經鬧到了朝堂,義父說過要增加鹽鐵的稅收比重,可陛下卻給出了相反的意見,在他眼裡,只要能把稅收提高的手段都可以用!”
放任東夷人出入徐州的罪魁禍首,最後還是落在了文景帝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