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董仲舒,已經想到了要重新編撰儒家的學說。

最起碼,要擁有一個能夠讓眼前這位帝王看了之後,就說好,打動他內心的學說。

如此一來,才可讓他點頭。

想到此,董仲舒就結合了這一次大漢發生的史無前例的事情。

那就是天降仙門。

漢天子和他的侍中一起進入了仙境。

這就是天人感應。

腦海裡面靈光一閃,瞬間就有了一個成熟的想法。

“陛下發德音,下明詔,求天命與情性,皆非愚臣之所能及也。臣謹案《春秋》之中,視前世已行之事,以觀天人相與之際,甚可畏也。

國家將有失道之敗,而天乃先出災害以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異以警懼之,尚不知變,而傷敗乃至。

以此見天心之仁愛人君而欲止其亂也。自非大亡道之世者,天盡欲扶持而全安之,事在強勉而已矣。

強勉學習,則聞見博而知益明;強勉行道,則德日起而大有功:此皆可使還至而有效者也。

《詩》曰“夙夜匪解”,《書》雲“茂哉茂哉!”皆強勉之謂也。”

……

董仲舒的意思就很明顯,漢天子想要治理好這個國家,那就需要遵從仙人的指點。

講究的就是君權神授這個思想。

並且,也強化君權的重要性,仙人只存在於仙境之中。

國家的治理,主要還是依靠帝王。

一番話下來,讓漢武帝認識到了董仲舒此人的確是有大才。

“哈哈哈,博士所言極是,朕也是這般想的。”漢武帝大為高興。

並且讓人把董仲舒的話記載了下來。

這也是要編撰成為書籍,好讓讀書人閱讀,從而獲得知識。

“朕想要在長安建立太學,博士可願助朕一臂之力?”劉徹問道。

董仲舒施禮道:“固所願也!”

他此番前來,為的是什麼?

還不是想要讓儒家成為大漢的天下第一學派,從而壯大儒家。

並且,也為了讓自己能夠青史留名。

人活一世。

總要給世人留下一些什麼。

董仲舒就是這樣想的,學會文武藝、賣與帝王家。

劉徹說做就做。

第二天,就在朝會之上,表示要在長安建立太學,從而培養更多的人才。

大臣們自然是沒有什麼意見。

“恭喜。”

桑弘羊給董仲舒倒了一杯茶。

以後,董仲舒將會為大漢培養更多的人才,如今的董仲舒,已經是學子遍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