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也看看吧,仙師必然會促成這個制度的建立,如若我們不願意,可能就會惹惱了仙師。”

“作為大哥的,我不得不提醒你們,迄今為止,沒有一個人,說是可以忤逆仙師。”

“不知道,你們可還記得大秦的贏子戈。”

“雖然我不知道這個大秦帝王為何只是人到中年而已,就不明不白地死了。”

“而仙師也沒有施以援手,直接扶持了現在的贏炎。”

“這其中,或許有著不為人知的秘密。”

“所以,我想要你們可以安分守己。”

“仙師怎麼說,我們就怎麼做。”

在書房中,劉備看完了這本書籍之後,已經差不多猜到了楚風的心思。

既然仙師已經確定做,並且還寫出了這樣的制度。

那麼,必然是想要做成。

他就擔心自己這邊的人,最後會忤逆了仙師的本意,然後做出一些讓仙師惱怒的事情來。

畢竟到時候這個朝堂那就是他劉備這邊的人,以及曹操那邊的人,還有後來者。

很有可能,再加上一個江東。

到時候便是三權分立,各自掌管一個權柄,形成一種制約。

用仙師以前的話來說,這就是平衡。

三者之間,都是相互對立,卻又是相輔相成。

關羽最先接過這本書籍,並不是很厚,差不多不到十分鐘的時間,就可以讀完。

而關羽看完之後,沉默不語。

因為他是一個武將,他的歸宿,那就是軍機處,成為一個遠征軍。

之後則是糜竺、簡雍、劉曄、龐統、魯肅等人。

他們看完之後,也是一樣,驚為天人。

畢竟立憲制度的存在,就相當於是打破了以往的常規,同時,還重新整理了他們的三觀。

朝堂和官署,還可以這樣建立。

天下還可以這樣治理。

同時,他們也想到了自身。

為何要輔佐劉備,不就是為了功名利祿嘛?

如果真的要建立起來這樣的制度,以後豈不是各憑本事,競爭九卿之位?

關鍵是這樣的競爭會非常早到來,而不是等到平定了天下之後。

“孔明,你可知在原本的這個東漢末年,是什麼樣的結局嗎?”

趁著曹操身邊的那些謀士,在傳閱書籍的時候。

楚風對孔明,和旁邊的曹操問道。

至於那個請求他出手救一救這天下的大漢天子劉協,則是被楚風給拒絕了。

這位天子,還想要請求楚風處罰曹操,說曹操乃是一個奸臣。

對此,楚風則是揮揮手,讓人把天子請到了他原本的位置上,讓他不再說話。

說實話,如果坐在那裡的是劉辯。

楚風或許會考慮指點劉辯,建立這樣一個立憲制度的大漢來。

並且會給劉辯一定的權柄,不至於完全剝奪了大漢天子的皇權。

可是如今坐在這裡的乃是劉協。

楚風是一點兒興趣都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