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忠誠?

幾個帝王都是給了趙構一個白眼。

也就只有他這樣的帝王覺得百姓忠誠,也不看看這古往今來,多少王朝是毀在了百姓的手中。

這唐皇李世民說的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總結的實在是太到位了。

大秦為何二世而亡。

就是因為後期的大秦太過殘暴了,這征夫百萬就為了修長城和皇帝陵寢等。

關鍵是修就修吧,還不給工錢,每天的伙食也非常差。

逼得百姓走上謀反的道路。

百姓的忠誠那都是建立在王朝的仁政以及穩定之上。

“大秦之所以能夠如此,多虧了仙師的指點,不然,你們也清楚,這大秦也就是二世而亡,大秦人奮六世之餘烈,最終卻毀在朕的手中。”

“悔不當初,悔不當初啊!”

“你們的史書之記載,從未改變過,而朕所在的大秦,卻已然成為東土最大的王朝。”

“三年之前,就已經擁有了當初仙師在疆域圖上描述出來的蒙元時期的疆土。”

可是,始皇帝的心中,還是有一些遺憾。

“唉,可惜的是,爾等的史書上,大秦還是二世而亡!”

李世民聽完始皇帝的敘述,卻說道:“或許這就是仙師對於我等的警示。”

“又或許,這本應該就是天道倫常,如若大秦的史冊真的改變了,那還有我等嗎?”

不愧是唐皇,這想法就比趙構那些天天腦子裡面裝著的都是漿糊的帝王,提出來的見解有深度多了。

朱元璋是若有所思,崇禎皇帝卻沒有太大的感慨。

他現在一心想要做的那就是中興大明,打敗大清,除掉他心中的一根刺。

崇禎皇帝甚至是有過想要讓人去刺殺李自成等反賊的想法。

最後卻沒有實現。

因為李自成等反賊,現在還在雲貴之地,被曹變蛟和曹文詔擋在那裡。

要不是崇禎皇帝進入民宿時間早,怕是根本就沒有那個效果。

李自成等人被洪承疇給趕到了河南之地,本來八大王豎起了造反的義旗,就想著最後打進紫禁城,自己做皇帝。

可是沒有想到,緊接著就被洪承疇、孫傳庭和盧象升以及秦良玉四個人給追著殺。

當真是追著殺,八大王死了好幾個。

就剩下李自成逃的快,最後沒被殺死,帶著李巖、金牛星等人,逃到了雲貴之地。

這也是冒著生命的危險啊。

不少人到了雲貴之地,因為水土不服,再加上環境惡劣,最後死在了那裡。

所以這些反賊,根本就沒有那個能力再北上造反了。

對於“忠誠的百姓”這一說法,崇禎皇帝自然是不太苟同。

而對於歷史的改變,他卻覺得只要是自己真的中興大明,那便是真的偉大之功業。

至於那原本的歷史如何,並不管他的事。

“你說的不錯。”

始皇帝對李世民的話,還算是認同的。

“唐皇倒是思考頗為深刻,我都未曾想到這一地點,我以為,此乃仙師有意之舉。”

漢武帝在一旁說道,“仙師能以仙術召見我等,我能見到百年之前的始皇,見到千年之後的諸位,此等仙術,又是何等之強大與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