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四十七章 編練新軍(第1/2頁)
章節報錯
大明洪武九年初,2月11日。
大明王朝的皇帝朱元璋召開了御前會議,朝堂的一干大臣們都參加了此次會議。
“諸位愛卿,仙師有言,大明需要富強,這富則是天下萬民之富,而強,則是大明的軍隊要強,不能因為打敗了蒙元,就以為自己無敵,不能因為建立了大明,就開始荒廢了軍事。
因此,朕計劃對軍隊進行整編,編練新軍!
如今之軍事制度,也是我等當初為了推翻蒙元而建立,用來攻城略地,毫無問題!”
“但是朕需要的是能夠長久保衛大明,而大明也需要的是能夠讓大明永世都不會被外敵所侵犯的大軍。”
“當年的大宋為了王朝之穩定,採取重文輕武的國策,短時間來看,的確不錯。”
“但是一旦遇到了強大的外敵,連皇帝都保不住,這樣的大軍,要之無用。”
朱元璋坐在那裡,開始大談如何才能保證大明的基業,不會出現歷代王朝那樣,因為奸臣或者是昏君就亡了國。
只有保證這個王朝的大軍的將士們,一個一個都非常勇猛,並且還是世世代代,才可保證大明之穩定。
說了很多楚風隨意灌輸的理念,就讓這些帝王自己去發揮。
除了趙構和崇禎皇帝這樣的。
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朱元璋這四位帝王,那絕對都會形成一套自己的想法。
這朝中的大臣們,自然一個一個都是各有各的想法。
“陛下,軍隊還是國家根本,不能輕易改變啊!否則的話,恐怕會引起動盪啊!”兵部尚書鄧愈說道。
作為大明開國功臣,更是朱元璋時期的名將,他深知,現在要是編練新軍,對於大明邊軍來說,絕對是一個非常大的打擊。
“是啊,陛下。”
“大明財力空虛,軍隊已經欠響嚴重了。如果在這個時候整編軍隊,恐怕會引發禍端!”中書右丞相胡惟庸也連忙說道。
其他的大臣們,也都紛紛附和。
這朱元璋每一次進入仙境出來,不僅帶來了好東西,也會帶來一些讓他們頭疼的改革。
就比如免百姓們的賦稅,連糧稅都不收了。
需要官府出錢去賣糧食。
這還不算。
直接考察天下的時候,也暗中那那些佃戶以及世家大族佔據的地面給查出來了。
朱元璋也沒沒收。
直接就徵收他們的糧食,並且還在各地建立御史臺。
在邸報上面言明,百姓們遇到了一些冤屈,都可以去御史臺密報。
到時候會有吏部和刑部以及都察院來調查。
總之,一系列的改革,都約束了不少的官員,看起來,他們這些當官的,已經不能作威作福了。
這誰願意啊。
總覺得這都上有一把刀,架在那裡。
隨時都可能砍下來。
其實,他們不知道的是,歷史上,朱元璋手中的四大案,不知道殺了多少人。
區區一個藍玉案,就是差不多一萬多人直接人頭落地。
現在的約束,那也是為了他們好啊!
可是不見棺材不落淚,他們覺得編練新軍,那對如今的武將們來說,絕對是一個不太好的資訊。
這朝堂上,多少是武將出身?
幾乎是佔據了一大部分,很多那都是開國功臣,早年就跟隨朱元璋南征北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