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廚神進城顯身手(第1/3頁)
章節報錯
國策的制定是一個比較繁瑣的事情。
看起來工程龐大。
將會改變一個國家的未來。
但是對於此時此刻的大秦來說,並不是一件那麼困難的事情。
始皇帝一統六國的餘威還在。
他要以科舉制度來任用那些學子,而不再是推舉制度或者是世襲制度。
在大秦以郡縣制來統治天下的時候,便已經開了歷史的先和。
可惜,大秦存在的時間太短了。
但是大秦一統六國,形成了一個統一的王朝,對後世的影響非常久遠。
就單單以皇帝而論。
自始皇帝以後,中原王朝的君王都以皇帝自居。
嬴政就先是沙中之金,光耀萬古。
這樣的帝王也擁有著一些個人的人格魅力之所在,最起碼,在下午的一場談論之中。
農家和墨家已經是有了臣服之心。
要知道,在仙師沒有出現之前,墨家和農家差不多就是一個底層的非、法、組、織。
伏念之所以還要堅持一下,是因為這個儒家教化萬民,可是這個學宮卻需要儒家的人自己來建造。
因為大秦現在已經沒有了徭役,民夫都已經迴歸鄉野。
想要建造學宮,那就需要自己出錢來僱傭墨家的人,然後還要購買材料。
一天的談論之後。
第二天的早朝。
嬴政當即宣佈了大秦未來之國策。
那就是以儒、法、墨、兵、農五家之學來治國理政。
而且,大秦的任用官員,將會從推舉制度變成科舉制度,當然,皇帝也能有任免權。
就像是現在。
伏念、李斯、相夫賢、朱伯四人變成了大秦的客卿。
擁有了官職。
朝堂之上,百官們有聰明的人,明白科舉制度的開啟,將會讓他們不能任人唯親了。
而還不明白的人,只是沉默地遵守。
“朕的仙師指點,得科舉制度之強秦之策,如今五家之長已經深有交流。
那這科舉制度便定在暮秋之中旬,屆時,將會在咸陽、潁川、南陽、河東、巴郡、琅琊、邯鄲等地設立科舉考試之地。
凡入考者,在科舉司監察改批之下,合格者,皆可為官。”
大秦成為官差的方法,除了推舉制度,也就只有皇帝直接任免,或者從客卿開始。
還有一個辦法,你那就是入伍為將。
而如今,一個科舉制度,那就是開了歷史的先河。
以後不管是三教九流各種身份的人,只要是會讀書識字,能夠做完一套科舉考試的試卷,那就有可能入朝為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