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敗像已顯(第1/3頁)
章節報錯
阿敏乃是一個暴躁的人。
本來因為一場誣陷,也因為他自身的作風問題,導致自己差一點就被問罪處死。
如今因為大清要對大明發起總攻,這將領自然是越多越好。
早年阿敏跟著皇太極南征北戰,參加了好幾場戰爭,也算是一員猛將。
所以這一次的出征,皇太極最後還是給了他一個戴罪立功的機會。
想到出征之前,皇太極召見了自己。
好言好語相勸,說出了大清如今的困境,大明有了仙師的輔佐,必然會國富民強。
如若大清不在這個時候,趁機南下,一舉拿下大明之疆土。
等到那崇禎皇帝在仙師的指點之下休養生息,最後國富民強,他們必然會翻過來攻打大清。
而大清本來身處遼東之地,天寒地凍的不毛之地,根本就難以阻擋以後強大起來的大明。
如今大明內地災情嚴重,已經有了不少的義軍。
這個時候是大明最為薄弱的時期,如果這個時候不能攻下大明,那以後可能也就沒有什麼機會了。
大清能夠用上的人,也都用上了。
皇太極更是用了一個相忍為國的口號,以前的過往種種,他都不再計較。
現在為了大清能夠崛起,一統中原,成為最強大的民族。
阿敏就算是對他皇太極再不滿,皇太極也忍了,就算是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了蒙古貴族,他也忍了。
就算是棄城而逃。
他也忍了。
但是現在,大清已經是危急存亡之時。
阿敏必須要拿出當年的勇氣,必須要為大清做點兒什麼,為大清的百姓爭取一息尚存的機會。
皇太極的情深意切,感動了阿敏。
這也是為何,阿敏現在不顧一切,想要拿下關口。
站在後方,作為這一次攻打關口的主帥,豪格一臉平靜地看著阿敏帶著他的人馬不要命地衝上去。
最後死在了大明的火炮之下。
阿敏本來是這後金四大貝勒之一,但是因為為人跋扈,不把任何人放在眼中。
關鍵是對如今的國主皇太極不滿,有想要謀反,自己當國主的心思。
對於豪格還有代善等人來說,這就是一個危險的訊號。
如今的大清需要的是皇太極的帶領,需要的是一個文韜武略的國主。
而不是阿敏這樣有勇無謀的國主。
這一點,幾個貝勒,還有那些個旗主也都明白。
所以當阿敏棄城而逃之後,他們就群起而攻之,幫助皇太極收回了阿敏鑲藍旗旗主的身份。
這鑲藍旗旗主易主,對於他們這其他的七大旗主而言,自然也有一些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