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八年,驚蟄。

朝陽還未升起,微微見亮的五更天。

百官們已經聚集到了皇宮門外,小聲地討論著,前夜的所見所聞和所想。

仙門的降臨,仙師的出現。

這算得上是古往今來的第一次,史書上從未記載過,有這樣的事情發生。

他們也不知道,仙師的降臨,到底是好還是壞。

當然,這不是於大明而言。

是於他們而言。

仙師既然知道幾百年後的事情,那也必然知道洪武朝的事情。

他們的所作所為必然也被仙師所知曉。

這就相當於是他們不能做出壞事來,更不能有反叛之心。

可是對於那個未來,他們做了什麼事情,洪武朝發生了什麼事情。

他們卻又都是迷茫的。

所以這也就引發了他們的擔憂,也讓他們感覺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壓力。

“劉老,前些時日,我就準備去府上拜訪,卻不想,這朝中有事兒,給耽誤了。”

“你要好好養身體啊,朝中還需要你,陛下也需要你的輔佐。”

太子朱標一身宮裝,看起來儒雅隨和,面相也是俊秀倜儻,和朱元璋那糙漢子面相有一些差別。

也正是因為如此,朱元璋才會非常看重這位太子朱標,早早就確立為自己的繼承人。

從當時的世子,到現在的太子。

不僅如此,還給朱標找了不少大儒教導,同時,也給朱標安排了不少近臣。

有時候,還會讓朱標來監國,從而慢慢地放權給東宮。

說實話,對於繼承人的挑選。

朱元璋絕對算得上是盡心盡力,並且也是真的為了能夠讓大明國祚延續下去而佈局遠大。

就好比這歷史上的朱元璋,既然是傳位給自己的孫子朱允炆。

似乎是以此為理由,殺死了朱允炆不能掌控的那些個開國大臣。

似乎也是以此為理由,殺死了幾位看起來統帥和能力都不俗的文臣武將。

為的就是讓朱允炆能夠順順利利地坐上那個位置。

但是真正深究起來,既然如此,朱元璋為何不罷免了最有能力也是最有魄力的燕王朱棣的藩王之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