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極這一次的確算得上是傾巢而出。

畢竟大明自己把戰線拉長了。

從宣府到大同到張家口到密雲到關寧錦,如此長的防守戰線。

皇太極如果僅僅是用全力攻打一個關寧錦,怕是會被對方給分而食之。

所以他選擇了率先圍點打援、斷了大明守軍的糧草等謀略。

如此一來,要是大清能夠直接完敗這整個戰線,那大明的半壁江山都可能直接入了他的手。

等到再休養生息一旦時間,會兵南下。

這大明也就成為了他的囊中之物。

皇太極一開始就是這樣謀劃的,並且為此籌劃了差不多一年多的時間。

平定了整個察哈爾,還派遣了使者去高麗,讓高麗的王捐獻了不少的物資和人。

畢竟戰線拉長了,依靠他大清的將士們,根本就不夠。

在皇太極的大軍之中,可以看到女真人、僚人、遼人、朝鮮人、海賊人、北地夷族等。

民工、後勤、巡視、傳話兵、騎兵、重騎兵、火字營、刀斧手、盾牌手、弓弩手等等,加起來差不多六十萬人。

而反觀大明這一邊。

總共加起來也不過是四十萬人左右。

之所以有這麼多人,也是因為這地方上的平叛還沒有完全勝利。

旱災帶來的影響實在是太大了,自從這八大賊大張旗鼓地謀反之後,就像是點了炸、藥、包一樣,各個地方都開始出現了謀反的苗頭。

只要是百姓們覺得自己活不下去了,沒希望了,就隨時可能聚眾謀反。

要麼去攻打縣城,搶劫一番,要麼就是佔山為王,直接打劫過往的官兵、富商、過路人等等。

一些麻匪,直接對一個村落進行燒殺搶掠。

所以地方上需要駐守一些大軍,去平定這些麻匪,才能穩定大明的內部安寧。

而平叛總督還是洪承疇。

崇禎皇帝的意思就是讓這些麻匪都去西山挖煤。

紫禁城。

崇禎皇帝一直守到了深夜,這才拿到了來自於張家口的戰報。

大明的守軍損失有一些嚴重。

因為從張家口逃出去的范家和其他幾位晉商,在張家口留了後手,聯合了城內的人,來了一個裡應外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