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一個國策不是皇帝說了就算(第1/3頁)
章節報錯
大唐的科舉考試在楚風這位“仙師”的威懾之下,才得以興辦起來。
要知道這大隋的滅亡,其中就有著科舉考試的原因。
在這一點上面,隋煬帝算是開了一個先河,成為了後來的王朝選拔官員的一種方式。
只不過,任何的改變都伴隨著流血犧牲。
隋煬帝開創了科舉制度,凡是想要進入朝堂當官的,除了軍功,也就這一條路了。
以前是什麼?
舉孝廉、世襲制、官員的推舉制度等等。
這對於八柱國,對於那些貴勳來說,簡直就是福音,也是他們能夠讓自己的家族壯大的基礎。
可是隋煬帝卻廢除了這些個制度,讓所有的學子都要參加一場考試才行。
大唐最開始並沒有繼承這個科舉制度,等到了後來,才實行這個制度。
但是遠遠沒有宋明時期那麼的完善,並且那麼的嚴格以及大受歡迎。
科舉制度就是一個讓寒門弟子有一個翻身的機會。
卻也讓世家這些弟子斷了一個上升的門路,對於世家而言自然有一些損失。
但是仙師點化,李世民的態度非常堅定,朝中的大臣有著一大半都在支援。
不光如此,那弘文館的學士,也都是表示支援這個制度。
如今,李世民又在藉助這個仙器觀賞大會,提出了舉辦武舉的制度。
這就相當於是給更多的寒門弟子一個上升的機會。
畢竟武舉就相當於是一場戰爭一樣,武舉獲勝者,必然會進入軍中,成為一個副將。
“武舉好啊!”
程咬金第一個站出來,表示支援這個提議。
“我就非常贊同仙師說的話,君子六藝便是要人能文能武,而不是成為一個文弱書生。”
大唐這個時候其實還是比較崇尚武力的。
學子們遊學的時候,都能夠隨身佩戴寶劍或者是匕首之類的。
拔劍四顧心茫然。
只有到了大宋的時候,開始重文輕武,說什麼士大夫治天下。
完全就是自掘墳墓。
要不是那時候的北方的夷族發展也是非常的弱勢,估計這個士大夫治天下的制度,早就被打臉了。
看看大宋自開國之後,出現了幾位名將?
又擴充套件了多少疆土?
連燕雲十六州都給丟了。
再看看大唐,還能夠東征西戰,後來的李治和唐玄宗,也能夠擋住外敵。
只是這玄宗最後的確是老眼昏花了。
程咬金說完,看了看在座的人,特別是那些個世家之人。
“如今,大唐立國也不過幾年,雖以平定了突厥,但是根據歷史來看,我們做的並不夠好。”
又抱拳對著李世民說道:“陛下,臣以為是時候把仙境之中仙師所言的這個大陸的情況說出來,好讓大家明白,我們如今也不過是一個井底之蛙而已。”
井底之蛙這個詞,是當初楚風在說這個大陸有多大的時候,順嘴說出來的。
後來,就被嬴政、扶蘇這些人給學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