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天子腳下的魑魅魍魎(第1/3頁)
章節報錯
李世民說的這個利國利民的方法,就是以工代賑。
可以說,在古代,以工代賑這個國策真的是一個萬金油一樣的仁政之法。
不管是在什麼朝代,都可以使用。
就像是大秦。
在遣返了修造長城的那些民夫之後,就不可能讓他們懶散在各地。
這很容易就出現一些問題。
畢竟人一旦沒有了生存之本,就容易發生偷盜、搶劫、山匪等事情。
以工代賑的好處。
就是可以讓這些人去加入基礎建設的工程之中。
大興水利。
絕對是一個一本萬利的事情。
畢竟把水系直接不滿大江南北,這樣一來,每一個地方都可以擁有水源。
水乃是萬物生存之本。
大秦給這些民夫每天兩頓飯和一個五銖錢,就可以讓他們成為墨家的弟子。
然後修建都城、水利、道路、房屋等等。
水利可以灌溉,對於糧食來說絕對是一個非常必要的因素。
就算是遇上了乾旱,也可以有這樣的水庫儲水,完成灌溉,也好度過乾旱。
這樣一來,大秦各地的收成就不會差。
糧食多了。
人也就有著活下去的本錢,也就不會產生矛盾,如此一來也就有利於大秦的長治久安。
這是當初楚風給嬴政、趙構和崇禎皇帝尚可的時候,講到過的內容。
天下大勢之所以分分合合,那是有著很明顯的因素。
大秦是因為暴政。
始皇帝死了。
大秦的威望就沒了。
在始皇帝沒有處理完的六國餘孽這個尾巴,以及秦二世不顧百姓之死活,大興土木和徭役,逼得百姓苦不堪言。
這就是帝王權力使用過度,和百姓的生存之間產生了矛盾。
以至於百姓不得不造反。
也就迫使那些活不下去的百姓,喊出來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大宋的滅亡。
其原因在於大宋和大金以及蒙古之間的關於國與國之間的爭鬥。
大金強盛起來,他想要更多的疆土,想要征服世界。
而大宋卻還在歌舞昇平,文官們在這幾百年的重文輕武之下,已經變得目中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