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常年都不怎麼出宮,算的上是一個宅男。

而肥宅快樂水。

那就是字面意思了。

幾個人時不時幹一口,小小的一罐可樂,一會兒就喝完了。

“治大國如烹小鮮,萬事急不得,而這國策定下之後,也需要時間來驗證效果。

就好比這科舉考試,大秦不再是一個學問獨大,那麼,到時候就有了儒、法、墨、農、兵家這五家的弟子可用。

以儒家教化萬民,在郡縣建立學堂,年齡在八歲到十八歲都可以進入學堂。

先學個一年的儒家學問,打基礎,能識字讀書之後,在選擇法、農、墨、兵這四家專攻一家之學。

法家可以定法度、掌管牢獄,農家可以掌管耕種,如何在四季之中種出來高產的農物,發展解決農戶在耕種中使用的農具,墨家建造都城,打造最強大的都城防禦工事,豪華的宅院,用來賣給富商。

兵家可以去大軍之中,從一個伍長開始,當大軍中識字、懂得戰術等將士們多了。

指揮起來也更加方便,就是幾萬人作戰,也可能以少勝多。

但是這些是短時間內看不出來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才能夠看到效果。”

蒙毅點點頭。

覺得仙師所言不假,一個國策的好壞,不是幾天就可以看出來的。

而是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才能夠看出來。

不過,一個仁政卻是短時間就可以感覺到的。

修長城和直道的民夫慢慢地迴歸了鄉野之後,大秦的鐵騎守在北方都城關口。

而這些民夫回到關內之後,大秦上下似乎都鬆了一口氣一樣。

朝堂上,不少大臣的奏摺,都在稱讚始皇帝。

而從其他渠道收到的訊息,不少人對始皇帝的仁政表示稱讚。

而一些地方也是在民夫回到地方之後,變得生機勃勃。

也也不過是一個月的時間而已。

“先生所言極是,朕也是有些心急了,二世而亡的宿命讓朕寢食難安,這才會如此。

朕定當謹記先生教誨,施仁政、開科舉、招賢納士、御匈奴。”

嬴政能夠奮六世之餘烈而一統六國,其本身之能力和魄力,那是不用說。

已經和沉悶的崇禎皇帝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本來就吃的很飽。

再加上這肥宅快樂水,當真是撐得肚子都難受了。

“先生,救大明當真只有殺戮嗎?”

崇禎皇帝見到大秦始皇帝被指點了一番,似乎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

當下就連忙詢問道。

仙師連開科舉考試,還讓始皇帝以五家之學治國理政,以及以仁政治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