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府以西南為主,西湖對面錢塘江下游已經被洪水淹沒,一共淹沒了五個村子兩個鎮,自然災害讓微服私訪的人當夜啟程,連續趕了兩、三日的行程,直接奔向大京商量治水一事。

呂振東在府中一晚上都沒有睡好,隔日便去了皇宮商議治水,已經有三日沒有回府。

天還是下著大雨,絲毫沒有要停止的意思,大京的大街小巷也到處可以看到逃難的災民,有點小小資本的災民可以勉強遮一面帳篷,貧困點的便是一家人窩在角落,被雨淋著也是無力可施。

“嗨!這雨要下到什麼時候去哦!害的這麼多人有家歸不了,有田糟蹋了。”老夫人坐在窗前看著外面的雨景,嘆了一口氣。

“祖母,喝杯茶吧。”呂晴霜端著靜心養氣的茶遞給老夫人,開口安慰道:“父親已經去了宮裡三日了,想必很快就會有一套專門治水的方案出來幫助這些災民們,祖母,這份心您也操不過來,早膳都沒有吃下什麼,還是要保護好身子啊。”

“嗨!”老夫人又嘆了一口氣,接過茶水也沒有喝就直接放下了:“我只是覺得外頭這麼多人都在捱餓總歸不是一個事,這水再不治,恐怕大京的防範都要瓦解了。”

因為只要等人餓到一個程度,偷啊!搶啊!等等的事情都會發生,就算大京擁有更完美的軍事隊伍,也是控制不住如此龐大的受災人群啊,到時候大京就算沒有被淹,恐怕也會成為一座亂城。

呂晴霜聽懂了老夫人話中的意思,她也感受到了事情的嚴重性,因為臨淵閣都忙到不能閤眼了,昨日讓楚絨絨去送了信,想問問身在沈府的孃親最近的日子過的怎樣?有沒有好好吃東西,可等楚絨絨回來時沒有收到回信不說,小傢伙還受了傷,心疼的呂晴霜都捨不得讓小傢伙再次出門。

嗨!這種事情何時才能是個頭呢?呂晴霜眯起眼睛看著老夫人傷神的模樣,又擔心一直在宮內忙碌的父親,於是她走到老夫人的身邊小聲地說道:“祖母,我這有句話不知當不當說。”

“嗨!你還給祖母賣什麼關子了,有話就說吧!”老夫人轉身朝呂晴霜看來。

“這幾日每次用餐的時候,咱們餐桌上都是大魚大肉的,其實咱們又吃不完,反而都浪費了,所以孫女這兒有一個既能不浪費糧食,又能幫助父親在百姓們之間提高威望的好法子。”

聽到呂晴霜這麼說,老夫人的眼光一亮:“你快說說!”

“是,那孫女獻醜了,從我們府起,節省開支,開啟庫門,施粥賑災。”呂晴霜義正辭嚴地說道。

老夫人的表情盡顯了驚訝,她沒想到能夠從一個姑娘家的口中聽到這般維護眾人的大道理來,不愧是她呂府的姑娘,沒有姑娘家都有的小家子氣,反而有種浩氣凜然的大家規範作風,而且這個提議不僅安撫了民生還助威了振東,簡直就是一舉兩得。

正準備誇讚幾句時,門口傳來了走近的腳步聲。

“老夫人,四姑娘,夫人派人來提醒,可以去大堂用膳了。”蓮兒在門口說道。

“祖母,走吧,我們去吃點東西,好歹也要吃一點兒。”呂晴霜收起一臉的義正又恢復成平時的模樣,向前去攙扶老夫人。

“行,我們過去,借晴霜你的建議,祖母我要去宣佈一件事了。”這時老夫人的表情變得嚴肅起來,她手握柺杖支撐著身子,在呂晴霜的攙扶下往大堂走去。

來到大堂,大家都到齊了,自從呂振東和呂振學兩人都去了朝廷後,一房和二房的人便一同用餐來。只不過人是多了,大堂卻沒有了之前的活力,看上去顯得十分低潮。

老夫人落座看了看桌子上擺著的食物皺起了眉頭:“嗨!從今日起,我們呂府餐桌上的吃食減半,葷素搭配不能鋪張浪費。”說著老夫人轉身看向身後的王管家:“王管家,咱們呂府的庫存還剩多少糧食?”

“回老夫人,如果每日的用膳都減半,那還能維持三個月。”王管家扳著手指頭預算了個數。

“好,也是從今日起,呂府一日一次施粥賑災,為大京的百姓們做出個樣子來,咱們吃的是國家的俸祿,就該做出個官邸之家的表率。”老夫人說的斬釘截鐵,表情也不復往日的慈祥。

她這話一出,全場沒有一個人反對,三姨娘踟躕地看了看四周,小聲地問了一句:“咱們呂府施粥賑災是件好事,但這次的災情不知道會要持續到什麼時候,咱們省吃儉用也沒有問題,就怕不能夠一直持續。”

“食物沒了就去買,呂府不差這個錢,實在供不起了我陪嫁時還剩下幾個鋪子,都可以過來彌補財用。”老夫人嚴厲地開口道。

聽到老夫人這般說,三姨娘便立刻靜了音,默默的吃起了東西來。

於是,呂府開糧施粥短短的時日,便在大京傳遍各個大街小巷,解決了大部分災民的吃食問題,也算是為朝廷出了一份力。

直到第五日晚上用膳時,呂振東和呂振學才從皇宮裡出來,剛踏進府中便感覺他們滄桑了一輪,但臉上的表情卻是驕傲的,因為他們呂府在當下起到了標杆的作用,維護了官邸的名聲。

“老爺,您終於是回來了,累壞了吧?最近在宮中有沒有吃好東西,來,先喝完熱湯吧。”劉氏主動起身為呂振東盛湯。

呂振東看了看桌子上的食物,頓時紅了眼睛,他看著大家的表情勉強地強撐著笑容,原來呂府施的粥,是從大家的吃食裡省下來的,雖然一個呂府也省不了多少食物來,但這份精神卻十分讓人動容。

就在大家的情緒都有些低落的時候,一個小廝從大門的方向快速小跑了過來,他扶著大堂的門喘著粗氣,一邊順著自己的呼吸一邊說道:“老、老夫人,外頭一個名叫南秀的婦人帶著三個孩子在門外求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