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5章解決兩大問題(第1/2頁)
章節報錯
開會的日子,總是這樣枯燥無味,卻偏偏成了公職人員研究琢磨必修之課。
畢竟讀懂了上面的精神,讀懂了政策,才能做好本職工作。
到了張東峰這個位置,對於國家和省裡的指示、政策,哪怕是一個字,他們都必須研究透徹。
東寧市,是一個承上啟下的重要環節。如何貫徹上面的指示和政策,東寧市委市府這一關極為重要。
開會,其實是一門學問。
很多一個人無法解決的問題,都是透過開會來進行解決。
同時,會議也休現了民主原則。
因此,如何透過會議來達到自己的工作目的,這就是一門藝術,張東峰一直就在考慮這個問題。
對於張東峰來說,如何將東寧市打造成真正的和諧社會,如何做到人盡其才、老有所終、壯有所用。
在清風山莊與穆寒煙會面中,張東峰問道:“寒煙,你覺得東寧市,現在還缺點什麼?”
穆寒煙接手組織工作一段時間了,她回應道:“人才。”
不管怎麼說,這個答案應該是中肯的。
穆寒煙知道張東峰一直在考慮如何發展東寧,如何把東寧成為全國最亮麗、最發達、最富有的城市。
一個地方最終發展,肯定離開不人才。
兩個人商談了一些加速人才引進的政策,決定由市委組織部進行釋出,市人社局負責實施。
接著,張東峰問道:“企業招工難的問題,有沒有合適的解決辦法?”
穆寒煙說道:“原先我在江寧區工作的時候,出臺過一項政策,凡是在江寧區工作三年以上外來務工人員的子女,均可以在本區就近學校報名,享受與本地居民同等待遇。”
張東峰知道穆寒煙在這件事情上,真正做出了努力,只是這個三年的時間規定,他覺得有些長。
他覺得可以修正為兩年。
只所以要規定一定的工作期限,主要是一旦沒有了限制,一時將會有很多其它區的外來務工人員,為了讓子女在身邊上學,這些人都會湧入城區,學校招生和教學工作將帶來很大的麻煩。
到時學校暴滿,重新建校肯定來不及,反而會引起群體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