虐待完了紅薯,劉愛華還不解氣,返回去再教育了一番高愛國:“高愛國,我看你是住了幾天小洋樓被不知道東南西北在哪了!你只看到山月賺到了錢,卻不知道山月要多操心。這幾個月吃好喝好了,可山月胖了沒有?招娣肥了沒有?那是因為她們每天都要操很多心,怕明天就沒有鴨食了,怕鴨子生病了,怕鴨子賣不掉了……你只管睡你的覺,你卻從不想想,山月和招娣花了多少心思多少精力。你有本事你也養鴨子,你叫你侄子去看鴨棚,我屁都不放一個!”

說完,氣沖沖挑著籮筐走了。

高愛國無奈搖搖頭,嘆口氣,喃喃自語:“哎,不叫就不叫唄,我又沒說啥。”

到了紅薯地裡,劉愛華將這個事給高山月說了。

高山月贊同劉愛華:“媽,是這個道理。之所以請舅舅和永福哥,就因為他們辦事牢靠,安分守己。至於高家人……我請他們,我那不是請了個爺回來嗎?好煙好酒供著,人家還指手畫腳,憑啥呢?”

劉愛華很高興高山月這樣說,畢竟劉大勇是自己的親哥哥,她打心眼裡還是希望高山月更親近孃舅一家。

高山月卻有自己的打算,等到縣城的烤鴨店開好了之後,還打算請二姨、三姨去幫忙。二姨劉愛紅話不多,幹活麻利。三姨劉愛雲腦子靈活,能說會道。

不過,現在還不是說這話的時候。

到了下午放學時分,不用四春開喊,村裡的孩子們挎著書包就一窩蜂跑來了高家。

四春把電視機一開,竟然有圖象?

而且還是彩色的?

一時間,客廳裡嘰嘰喳喳,熱鬧極了。

也時不時有家長過來喊自家孩子回去,順便跟主人打個招呼:“愛國啊,這以後你們家就天天都能看電影了?”

高愛國坐在客廳外的走廊上做篾匠活,嘴角不由自主輕輕翹起,“山月說,這個不叫電影,叫電視機。而且這個不是我家的,用幾天就得還給人家。”

“電視機?這和電影看起來一模一樣,人都會動。”

另外一個家長也說:“可不是。這在家裡天天能看電影了,愛國,你可真有福氣。”

高愛國笑得更加和氣謙虛,“這哪什麼福氣不福氣的,還不是吃飯幹活。”

“愛國,你這好福氣可不是吹的,你看看咱們村現在誰有你這麼舒服?”

聊了幾句,一個村民說:“愛國,你們家招娣真的要在家招贅嗎?我一個親戚家孩子就很不錯,長得周正也勤快踏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