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不可,那彭羕行事孟浪,先後得罪諸葛孔明與漢中王,你把他留在交州已算仁義,以他為郡守會不會太兒戲?此人連江陽太守都看不上,九真與合浦太守未必能入他眼。”高順連忙勸阻。

藍田微微一笑:“我的家鄉有句俗語‘外來的和尚會念經’,彭羕如果沒有政治抱負,就不會聽從別人建議,主動請求調到交州來為官,此人還是有一些才華的,就是需要好好打磨一番,任其為郡守權當考驗了。”

高順聽得一怔,心說佛教乃是泊來之物,中土大地上的僧人稀有,先生家鄉怎麼會有這句俗語。

“先生既有全盤考慮,再加上交州現在也是用人之際,把彭羕列入考察之列也無可厚非,等將來把交趾控制在手,交州的人口和錢糧會增加近一倍,先生所謂的糧倉就會真正實現,真期待那一天的到來啊。”高順感嘆道。

“等占城稻選育結束,全面在各地推廣後,你會看到各地穀物滿倉的。”藍田握起拳頭表示很有信心。

高順聽完提醒:“占城稻既然如此神奇,先生在廣州城外培育,會不會被細作盜去魏國和東吳?此物如果敵我共有的話,那後果...”

“若非伯平及時提醒,我險些犯了‘資敵’大錯,明日我就安排下去,把占城稻的試驗田換地方。”藍田一臉感激之色。

“不如移到揭陽去吧?那邊地勢平坦、土地肥沃,五溪蠻族為了保護海帶,對外來人員盤查甚密,農研員除了料理稻子,也能順帶給海帶育苗,此乃一箭雙鵰之法也。”高順提出建議。

藍田搖頭說:“常言雞蛋不能同時放在一個筐裡,否則一旦碰了就全部打碎,況且揭陽的環境也不是交州最佳。”

“先生的意思是...”高順追問。

藍田回答:“放在朱崖島吧,李異的水軍能兼顧照看,乾脆在朱崖島建個農學院,一邊培育占城稻一邊培養農學員,我空閒時寫了好幾本農書,用來當教材暫時應該夠了。”

“朱崖農學院?我一直知道有這一天,先生的農學知識不傳下去,絕對是整個國家的損失,但真沒想到您會建在朱崖島。”高順笑著搖頭。

藍田正色說道:“朱崖島的陽光充足,非常適宜作物生長,農學院辦在那邊很好,且與世隔絕不會混入細作。”

“既然先生已經決定,我會盡快派廣州的五溪蠻去朱崖,虎賁武堂完工已經幾天了,他們現在正好沒事做。”高順肯定地回答。

“不急不急,讓他們多休息幾天。”藍田輕輕擺手。

此後幾天,高順著令兵曹按藍田要求佈置各項事宜,因高順個人處理政務的能力也突出,所以只負責兵曹讓他遊刃有餘,閒暇時間會去陷陣軍指教藍轅,也經常到州府去藍田那裡做客,哪怕全程不說話也感到享受。

六月二十七,成都的客船抵達番禺,藍田率領高順、蔣琬,以及兩個兒子到碼頭迎接。

原以為船上會走出鳳雛龐統,但居然是羽扇綸巾的臥龍諸葛亮,虎威將軍趙雲帶隊護送其同行。

“軍師?怎麼會是你...”藍田吃驚地迎下諸葛亮。

諸葛亮搖扇捋須:“子玉大概猜測是士元(龐統)吧?哈哈哈...”

“瞞不過你。”藍田直搖頭。

“子玉先生...”趙雲抱拳行禮。

藍田點點頭,“子龍將軍好久不見...”

“丞相,子龍將軍...”

“高將軍,蔣別駕...”

“駙馬,二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