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翻在江夏時佔的山地剝卦,不知為何流傳到了各大軍營,孫權巡營時經常聽到議論,他每次聽到‘小人剝廬’四個字,總覺得在打自己的臉,於是他故意藉機說事,以此來堵住悠悠之口。

十一月,呂蒙、潘璋全軍覆沒的訊息,被蘇飛有意傳到柴桑,並且按照藍田的意思,讓江東以錢糧、牛羊等方式進行贖買。

(三國時期有人口交易,例如:《三國志·陳泰傳》載:京邑貴人多寄寶貨,因泰市奴婢,泰皆掛之於壁,不發其封,及徵為尚書,悉以還之。)

因為江東實行的私兵制,部曲是主家的私人財產,可以繼承、贈送甚至交易,藍田提出這種模式無可厚非,他給普通士兵定價每人五萬錢,普通將領五百萬錢,中級將領五千萬錢,高階將領兩億錢。

(俘虜物價參考某度:《任嘏別傳》中楊俊與人合買一名奴婢用十六匹布,後來奴婢家人用六十匹布贖回,漢末布價為250600錢,取中間值約450錢/匹,買進價約7200錢,贖換價約27000錢)

蘇飛給出的清單上,普通士兵兩萬人,小計十億錢;普通將領六十人,小計三億錢;中級將領三人,小計一億五千萬錢;高階將領一人,小計兩億錢;全部贖回需要十六億五千萬錢。

“蘇飛匹夫,安敢如此。”孫權看了信當場大怒,拔劍斬去案几的一角。

蘇飛的漫天要價雖然無禮,但證明呂蒙等將都失敗了,陰霾的情緒落在殿內眾人頭上,他們面面相覷、默不作聲。

眼下正面打不過,贖與不贖是個問題,想贖錢從何而來更是問題,因為連連交戰軍費很重,各地府庫結餘的錢糧入不敷出,孫權很多時候都要倚仗大族支援。

孫權平時吃穿用度也比較奢侈,手頭緊的時候還曾向呂範借錢,後來有了胡恪的商行,這才有了自己的錢袋子。

“主公,贖買戰俘這麼大的事,我看並非蘇飛能做主,應該是關羽或者藍田授意...”諸葛瑾提醒道。

孫權咬牙切齒:“關羽沒這麼無恥,必是藍田出的主意。”

諸葛瑾神情凝重,皺起眉頭繼續說道:“如今將士們兵敗被俘,主公光發怒也是枉然,不如一邊派人回建業籌錢,一邊派人去荊州和談,被俘的將軍們乃江東基石,再高的價格也要先贖回來,咱們想辦法講講價吧。”

孫權尋思那兩億錢的必是呂蒙,這個心腹再差也比陸遜省心,是得想辦法把他先贖回來,於是點頭附和:“子瑜說得有理,你與孔明乃親兄弟,出使荊州必不被加害,有勞子玉去一趟江夏,看看能不能講講價,先把子明贖回來。”

“臣願效犬馬。”諸葛瑾拱轉身離去。

“子羽,我馬上修書兩封交給你,然後你即刻返回建業,交給子衡(呂範)和元嘆(顧雍),儘可能地籌措資金吧...”孫權繼續吩咐。

“末將遵命。”是儀抱拳。

諸葛瑾奉命出使江夏,蘇飛言自己沒法做主,把他直接帶到了法正處,提出以一億錢先贖回呂蒙,法正表示俘虜都關押在江陵,如何交割俘虜要找徐庶詢問,讓諸葛瑾在江夏等候回信。

十數天後徐庶回信,表示自己無權處理這批俘虜,決定權在關羽和藍田那裡,也需要派人到襄陽請示。

諸葛瑾在江夏前後等了一個月,終於等到徐庶最終的訊息,關羽、藍田表示不能直接贖走將領,那些部曲也要搭配著一起贖,而且價格上沒有商量的餘地。

“這...孝直先生,我們的共同敵人應該是曹操,此次主公是受了奸人唆擺,回到柴桑後已經幡然悔悟,但關將軍和藍將軍如此強勢,孫劉兩家真的無法挽回了嗎?”諸葛瑾絕望地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