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者離開大帳不久,關羽便吩咐廖化道:“元儉,立刻派人持我軍令去長沙,著甘寧攜所部戰船、兵馬來樊城助戰。”

廖化聽得一怔,不解地問:“將軍不是說江東需要提防,現在抽走長沙全部駐軍,一旦有變豈不是...”

“此一時,彼一時。呂蒙有豺狼心,當然要留心防範,陸遜倒很識時務,江夏之兵暫時無憂也。”關羽捋須解釋。

“要不要稍微留點人?”廖化再次勸諫。

關羽皺眉說道:“于禁已是甕中之鱉、網中之魚,必須全力以赴要一戰而定,滅了這支援軍樊城必然震動,到時候收取襄、樊就容易多了,所以長沙的水軍必須全部趕到。

至於你擔心江東來犯,只要江陵在我們手中,丟了長沙也沒關係,別忘了徐軍師還在江陵,公安還有三千的水軍,沿江還有烽火臺傳訊,再說子玉也不會袖手旁觀。”

“原來將軍已有籌謀,是末將想得淺薄了,我這便去安排。”廖化抱拳說道。

“去吧。”關羽點頭回應,跟著就開始佈置後續作戰。

甘寧接到關羽調令沒有猶豫,帶走了包括錦帆營在內的一萬長沙水軍,路過公安時他囑咐蘇飛照應洞庭水域。

長沙水軍的大動作,沒有瞞住長江水域的江東斥候。

監軍吳祺向陸遜進言曰:“伯言真是神機妙算,甘寧幾乎帶走了長沙全部守軍,我們是不是可以給表兄傳訊,然後可以出兵攻荊州了?”

“還得再等一等,樊城打得越膠著,關羽才越脫不開身回防,我們堵截洞庭水口雖容易,但是江陵留下的守軍不少,強攻的難度依舊不算小,等一段時間,說不定關羽還會抽兵。”陸遜皺眉回答。

吳祺跟著問道:“雖然伯言是代大都督,可荊州現在的情況,我依舊會向表兄彙報,您不會介意吧?”

陸遜拱手回答:“監軍請便。”

由於陸遜的身份很敏感,孫權為了對他進行掌控,在陸遜代理大都督期間,派自己的表弟吳祺出任監軍,吳祺是孫權舅父吳景的次子。

吳祺的能力較為平庸,陸遜對孫權的平衡術已習慣,所以應對起來也算遊刃有餘。

從甘寧水軍北上開始,荊襄大地上陸續開始降雨,他抵達樊城大營還沒來得及歇息,就被關羽安排到上游進行圍堰。

甘寧投靠劉備不久,就分配到藍田麾下,他在荊南期間多次圍堰,主要是為了疏浚河道,讓各地之間行船暢通。

關羽安排的圍堰任務,與甘寧的專業直接對口。

秋雨連綿十餘日,甘寧按計劃在上游完成圍堰,就等著關羽下令開閘放水,這期間關平的圍城部隊也收兵回營,讓樊城內惶恐的軍民得到喘息。

關羽增兵的訊息沒有瞞過於禁,因為漢水上戰船多了一兩百艘,趁著大雨期間關平防守鬆懈,派人把書信送進樊城之內。

曹仁看完書信放在案上,對眾人冷哼道:“看來關羽很重視於文則,否則不會這麼快就增兵,不過這廝居然來指揮我,讓我們雨停之後內外合擊,哼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