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四十九章 窺一斑而見全豹(第1/2頁)
章節報錯
經過書刊署一個月的努力,長江報第一期先被擺在藍田的案上。
蔣琬初次辦報小心謹慎,內容也是按藍田的建議,只是簡單分成四個板塊。
長江報最顯眼的位置,即紙張右上區域、報名之下的主要版面,介紹劉備受邀入川,與劉璋相聚涪城,最後在葭萌關一帶進討張魯,用凝練之語刻畫劉備仁義。
右下位置介紹荊南旱情,藍田在零陵、桂陽兩郡視察,各縣積極抗旱保證了糧食收成等。
左上位置介紹南海郡強徵民糧,百姓舉家出逃合浦,曹操潼關割須棄袍,關中百姓再受塗炭等外部訊息。
左下角則是人物專欄,是褒獎忠義、警示惡行的地方,也是蔣琬比喻月旦評的部分。
報紙其餘邊角留白之處,畫工以山石竹菊等裝飾點綴,彷彿是小學生搞出來的板報。
“此處為全報最要緊所在,書報署雖然採回不少資訊,但卑職不敢擅作主張,還是請先生定奪。”
蔣琬將書報署採集的內容取出,這些都是經過他甄選過後的資訊,但由於初次辦報經驗不足,挑選的人物背景比較單一,除了各級官員就是鄉野名士,而且基本上都侷限在零陵郡。
藍田簡單看過之後,拍打著紙記本說道:“公琰要記得辦報的目的,眼光可以放得更長遠,你選這些人雖有可取之處,但還並不具有代表性,我要引人向善的模範榜樣、要有罪必懲的震懾效果。”
“還請先生解惑。”蔣琬躬身拜道。
“荊楚大地芸芸眾生皆可,豈能單單著眼官吏和名士?匠人、儒生、農夫、郎中、士兵都有可贊之德行。”藍田眼神深邃地望著他。
蔣琬微微點頭似有所悟,藍田又接著說:“長江報第一期我給你開個頭,桂陽郡臨武令許安勤政愛民,此人德行可為官員表率,公琰可遣人去臨武收集資訊。”
“我馬上去辦。”蔣琬大喜。
看著蔣琬瀟灑遠去的背影,藍田捋須自言自語:“許縣令很快就要名動荊襄,不知多少人要踏破書報署的門檻...”
快接近年末的時候,賴恭與士祗乘坐烏斯丁的商船秘密前往零陵。
整個交州受乾旱影響,無論是交趾還是鬱林,稻米都較往年大幅減產,百姓繳不齊租稅,整個郡計程車氣都很低迷。
商船進入始安縣域後,路上兩岸風光秀麗,士祗根本沒有心思遊山玩水,他的注意力被收稻草的百姓吸引。
此地百姓為何臉上掛著笑容?難道零陵郡沒有遭受旱災?
“賴將軍,此處的百姓給人感覺大不一樣,藍將軍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士祗疑惑地問。
賴恭搖頭回答:“藍將軍非常人可比,賴某此生閱人無數,唯獨沒有看透他,其才不可量也...”
“零陵沒有受災嗎?為何這些百姓滿懷笑意?”士祗又問。
“看身下的河流就知道了,河中水位比去年淺太多,零陵的土地同樣被烈陽炙烤,不過藍將軍施政多有妙招,或許有辦法化解旱災的影響。”賴恭分析。
零陵各縣趁旱災的時候清理淤泥,所以從進入始安縣河道就變得寬闊,河中來往的客船穿梭如鯽,每隔二三十里就有小型碼頭。
居住在河邊的百姓,將熟食、酒水擔到碼頭販賣,行船趕路便捷又舒適,這讓士祗大開眼界,像劉姥姥進入大觀園一樣。
士燮派士祗到泉陵示好,準備的禮物規格和孫權一樣,除了交州豐富的海產以外,還有翡翠、象牙、犀角、珍珠、玳瑁等珍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