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說客蔣幹(第1/2頁)
章節報錯
蔣幹儀表堂堂,才學出眾,能言善辯,曾獨步江淮。
曹操微微坐正身子,有些不相信地問:“周瑜乃是江東擎天之柱,深得孫權的重用,子翼果能說降耶?”
蔣幹走到大殿正中央,躬身回答:“丞相,公瑾雖然有才,但長久執掌江東軍權,臣強主弱必被猜忌,要是孫權持續在合肥用兵,他未必不能攜赤壁餘威而破襄樊...”
曹操聽得眼前一亮,“子翼是說...”
“或許是孫權之意,或許是江東群臣之意,周公瑾有些功高震主了,如今困守新野進退兩難,幹願憑三寸不爛之舌,說其來投丞相...”蔣幹信心滿滿。
“好,子翼速去新野,若有周郎統領水軍,何愁天下不定?若能成事我必重賞之。”曹操笑著說。
“多謝丞相。”蔣幹拱手退出大殿。
蔣幹在許都帶了些土產,冒著寒風輕車簡從往南陽而去。
此時正值冬季,周瑜的兵馬基本撤回新野休整,漢水中巡航的戰船也已經大大減少。
周瑜在新野縣衙撫琴以樂,琴聲好似涓涓河流悠遠綿長,但少了一些波濤雄壯之感,他圍攻襄陽一年未見成效,心中的不甘只有用音樂來抒發。
新野小縣人口不多,當地產出無法養活數萬大軍,日常所消耗的兵糧,大多還是從江東運抵,朝堂之上已有多人對此提出不滿。
打下襄陽又如何?替荊州劉備抵擋曹操?你周瑜是江東的都督,還是劉備的都督?
此前周瑜領兵鎮壓叛亂、剿滅江東的賊寇,維持江東的團結穩定,那時候大家還和和睦睦。
打從赤壁之戰開始,這群人慢慢變得不友善起來,所以他急於打出一塊地盤來。
孫權給出的訊號也很明確,封周瑜為南陽太守,封程普為襄陽太守。
程普是跟隨孫堅的老將,論資歷比周瑜高上許多,但是在江東也屈居副都督,孫權將兩人揉在一起也有制衡之意。
從月初開始,水路運糧船就陸續將家書送來,守在新野的將士看過後更思念家鄉。
小喬在信上只有寥寥數字:家中安好,盼郎歸。
周瑜看完家書閉目撫琴,不覺手中力度漸漸加大,滔滔音浪如長江大河連綿不絕。
噔的一聲脆響。
古琴上最細的一弦斷裂。
正在惆悵之時,門外小卒來報:“大都督,九江故人蔣幹來見。”
周瑜微微一怔,他整理好衣衫出縣衙相迎。
蔣幹布衣葛巾,一副平民打扮,身旁只有兩名隨行小廝,馬車裡裝了些許都土產。
“公瑾別來無恙。”蔣幹拱手問禮。
“我與子翼好久不見,不知今日為何而來?”周瑜疑惑道。
蔣幹指著卸下來的土產說:“年關將近,我聽說公瑾孤單在此,特地帶了些年貨送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