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歡十分震驚:“大哥,饒了我吧,你……你你爸……就……就是武林師父?真……真不真啊?”

趙紅都坦然起立:“來來來,好比象棋,人家讓你一車一馬,當哥的練過武,讓你半個身子,人的右手右腳最厲害,我讓出右手右腳,來試試看?你可以用刀槍劍戟,任意挑選。”

冷歡還真就不信謝了,武俠小說看多了,那些天崩地裂的招式和絕技,純粹胡扯八道。今兒居然現實當中碰到一個不要命的,要學一學武俠小說,心中竊喜,老子直接拿刀,看你怕不怕?

冷歡也學著趙紅都的坦然,款款摸到廚房,拿起一把砍刀就出來。

廚師猛的一下沒明白咋回事,稍一轉念,大驚失色,慌忙攆出來:“這位兄弟,這是我的刀,出了事,我也要坐牢啊。”

凡是在美舌尖菜館吃飯的人,只要不瞎,嚇傻了一大半。絕大多數不知道出啥事了,紛紛站立,紛紛躲避,紛紛逃離。剩下的看客即便是傻瓜,也必然是練家子了,這就叫大浪淘沙吧。

店老闆高中秋一看客人跑了十分之九,當然不滿意了,你他麼再大的豪傑,這是老子的店!

他既然能開店,也不是孬種,壯著膽子過來:“兩位兄弟,有什麼事情你們報警好吧,咱這種小本生意,可經不起你們兄弟這麼折騰。”

冷歡也感到了自己做得不對,趕緊對趙紅都說:“大哥,咱們現實社會沒有大俠的,我這把刀真的不是砍你的。”

趙紅都坦然一笑,對高中秋、冷歡分別抱拳:“高老闆、兄弟,俺行不改名坐不改姓,俺叫趙紅都,朝歌深山的土包子。今天我對冷歡說,可以試試現代社會是不是有武林,他拿來一把砍刀,完全可以的。

“大家別動,我自我限定,只用左半個身,右半身不動。三招之內不能取勝,如果我受傷,由俺老婆送醫。我如果奪了刀,打翻他,絕不對讓他受傷。如果讓他受傷,我投案自首。”

這麼大個美舌尖菜館,一時間鴉雀無聲,不是一時間,而是僵持了一分多鐘都沒有任何反應。整個菜館掉下去一根針都能聽見。這表明幾個意思?

表明三個意思,一則人家挑戰,咱們看個熱鬧,何苦關心。

二則暗想,憑你天大的好漢,港臺片那些刀斧啊,砍死砍傷多少人啊?這個北方小子雖然個子大,不怕刀斧就是瞎吹牛,哼,吹牛過頭了。

三則,他們的恩怨到底是啥,不能胡亂參與。少一事不如多一事。

這些荊楚人的思維,趙紅都瞭如指掌。正是因為了如指掌,他這個臥虎人才這麼自信。在他看來,整不扒這幾個混混,今生今世任憑韓凌荷隨便嫁給誰。

這種思維,是中原漢子的奇特思維,也是表明自己足以捍衛愛情的態度。這種捍衛愛情的態度,在中原人的思維體系中,其實已經存在了至少千年以上。

然而,上溯至《水滸傳》、《金瓶梅》之前,隋唐小說詩歌沒有這種衝突。不但沒有,好像唐朝君王搞掉兒媳反而成為趣談。

趙紅都曾經跟四師兄韓希坤探討過這個問題,當然不避諱嫂子王陽雨了。他們兩兄弟能知無不言,本身就拜託王陽雨發現了趙紅都的非同凡響,每逢雙休日就可勁給趙紅都做好吃的。

趙紅都每星期六下午去楚都大學,過一夜,星期日上午就回到了汴京大學。所以,王陽雨至少在星期日中午、晚上的兩頓飯,可以為趙紅都展現廚藝。

韓希坤跟趙紅都在這種頻繁的聚飲中,早就沒有什麼隔閡,對於趙紅都提出的很多問題,直抒胸臆,從來不避諱王陽雨在跟前。

韓希坤以為:“《三國演義》中,對於幾大傑出人物的交歡問題作了模糊處理,其實,《三國演義》的作者早就知道三國那個年代和自己所處的年代不一個制度,才能這麼處心積慮的處理。

“這就又反過頭來說《水滸傳》,才展開了對男歡女愛的巧妙下筆,從而引發《金瓶梅》和《紅樓夢》的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