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宮瑤看他們回來,急忙站起來:“大哥,大娘帶著許琀、妃雲、羨仙去西掌那邊找許琀的乾媽了。讓你們等著,她們說是到那裡看看就回來了。”

西掌鎮是東掌縣城的一部分,與駝泉鎮緊挨著。駝泉鎮原來叫東掌鎮,之所以有東掌、西掌之說,那是因為龍嶺,兩個鎮子分列在龍嶺東西兩個龍掌上。

因東掌縣的縣名擺在這裡,原來的東掌鎮就按照鎮子裡的一個駝泉村的名字改為駝泉鎮。

韓凌荷一看錢大卡在那裡擀餃子片,雖然乾得很認真,但總覺得很不協調有些笨拙,急忙過來拉起他:“錢大卡你起來吧,我和芳姐來包。你跟都都去逛東掌縣城吧,一會記得回來吃飯就行。”

錢紅成巴不得呢,趕緊拉著趙紅都就走。來到街上,錢紅成迫不及待說:“大哥,你還記得李青蔥嗎?”

趙紅都猛地一愣,仔細想想:“不是你的發小嗎?初戀?”

錢紅成顯得侷促不安:“她家現在住東掌縣,我想看看她。”

趙紅都搖了搖頭,又點點頭:“你可是第一次來看老丈人的。但是這麼大老遠來了,兩小無猜的發小也不見一面,還真的不是個事。那走吧,我陪著你。”

錢大卡也知道這樣不好,但有大哥陪著,準定萬無一失。於是他們兄弟就這麼步行開始走,邊走邊談,趙紅都問:“蔥蔥不是咱西壇市成湯鎮老戶麼,怎麼就住在了東掌縣?”

錢紅成答道:“她老爸原本是西壇市水利局局長,因為犯了錯誤,被放到東掌縣當政協一把手。她老爸覺得這裡山清水秀,省級森林公園,幹不了幾年就退休了,就決定定居這裡了。

“她爺爺是抗美援朝老兵轉業到西壇市的,老家並不是咱們這兒的,而是羔羊省南國市的,西壇市老家沒啥本門的親人。她爺爺還健在,快八十了。”

看起來,錢紅成壓根兒就與這個李青蔥沒斷了聯絡。

一說抗美援朝老兵,趙紅都大感興趣:“俺爺就是抗美援朝老兵,現在都八十五了,這麼說俺爺爺比蔥蔥爺爺大五歲,我倒要問問他們認識不?”

趙紅都爺爺叫趙衝戎,從朝鮮戰場下來,直接回到了尖山鎮趙家窪老家當起了支書,一干就是四十年,七十歲才由新支書接替。

趙衝戎這個老支書,凡是農村工作,無論幹什麼都要爭先,在整個三海縣都赫赫有名。

錢紅成開啟手機導航,在東掌縣大街上拐了幾個彎,來到了東掌鎮消災村。他們東掌縣城的鎮村,這時候還沒有改什麼街道、社群,仍舊沿用鎮、村建制。

這個消災村名稱,來自於一口古井。那是清朝乾隆年間,駝泉鎮出現瘟疫,人畜傷亡嚴重,唯飲此井水的人安然無恙。於是鄰近各村紛紛排隊來挑這口井的水,救了所有山民以及牲畜。此事被州縣官奏明朝廷,乾隆皇帝當即御筆題寫“消災井”三個字,這口井就這麼獲得皇封。

這口井所在的村子本來叫北坡村,因為這口井而改稱消災村。後來被山民土話叫轉音,成了小寨村。現在又恢復了消災村的稱號。

沿著消災大道走了沒多遠,這裡跟駝泉村一樣,到處都是明清石頭房,兩三層的樓房也都是石頭的。

到了一個兩層石樓,門額石刻四個字“耕讀傳家”,門口迎著一個妙齡女郎,不用說就是錢紅成的兩小無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