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臣朱秀,恭聆聖訓!”

朱秀趕緊低頭哈腰邁著小碎步走到殿中。

只聽九階皇陛御座之上,傳來澹澹聲音:

“朱秀,此次江寧之行,你覺得自己可有功勞?”

不光群臣皆是一愣,連朱秀也愣住。

這話問的,是幾個意思?

讓我自己給自己表功?

朱秀眼珠子輪了輪,很快反應過來,手持笏板揖禮道:“啟稟官家,此次江寧之行,臣頗有收穫!

微臣成功打入唐國朝堂內部,在興唐宮內見到唐主李璟,結交了諸如李景遂、李從嘉、徐鉉、韓熙載、周宗等一干唐國重臣。

臣協助薛居正薛侍郎,為周唐兩國達成友好協定,使得我朝淮北防線壓力大減,江淮貿易得以重新順暢。

臣還協助王使司,策動長沙之亂,使得唐軍大將邊鎬深陷泥潭。

臣在江寧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都已經撰寫成冊,想來對我朝詳細瞭解南方情況有所幫助。”

你郭大爺不是問我江寧之行有何功勞?

好嘛,我把自己在江寧做的事全都說出來,一筆筆算算。

這些事情算不算功勞,就看你郭大爺怎麼定了。

郭威笑得有些瘮人:“呵呵,如此說來,你在江寧做的這些事,也算有幾分微功?”

朱秀肅然大聲道:“為官家、為大周效命,臣絕不惜力!

這些功勞,也絕非臣一人所有,離不開武德司王使司、薛居正薛公鼎力相助!”

大殿前列,幾排朱袍官員隊伍裡,薛居正和王令溫側身朝朱秀揖禮,朱秀也急忙還禮。

郭威澹澹道:“王令溫和薛居正各司其職,盡職責本分,他們助你,也是朝廷授意,讓你三人精誠協作,為國效力。”

“是是~最主要原因,還是官家高屋建瓴,指揮得當,在關鍵之時派來王使司和薛侍郎,為我朝淮北爭得數年太平。”

朱秀當著滿殿黑壓壓一片官員面拍皇帝馬屁,神情自若,毫無心理負擔。

郭威面掛澹笑,皇帝當久了,各種不要臉的阿諛奉承之言也聽得多,已有幾分免疫力,朱秀這點伎倆和王峻比起來,不值一提。

“呵呵,照此說來,你朱秀江寧之行,還是有些功勞的。

諸卿有所不知,那份由翰林院謄抄,下發各省部監寺的《江南情報概覽》就是出自朱秀之手!”

郭威此話一出,大殿裡響起一片嘈雜私議,又很快平息。

如今那份《江南情報概覽》凡在京九品以上官員人手一份,聽說還要謄抄不少,派發各州各軍,讓大周所有文武官員加以研讀學習,增進對江南的瞭解。

這大殿裡九成九的官員,就算沒有詳細讀完一遍,也大多翻看過,知道這份情報概覽寫得極其完備,幾乎涵蓋江南軍兵民政各方面。

把江南治政的弊病和優益之處全都指出,可謂一針見血。

讀完此書,就算之前對江南毫無瞭解之人,也會在腦海裡留下一份較為全面的印象。

“官家,朱秀稱得上我朝最為熟悉江南之人!江淮治政,不妨多聽聽朱秀意見!”魏仁浦朗聲道。

朱秀趕緊謙虛揖禮,口稱慚愧,心裡其實美滋滋。

老魏不愧是老熟人老朋友,關鍵時刻知道幫襯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