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中,立秋剛過,一場淅淅瀝瀝的秋雨消解炎夏酷熱,氣溫變得涼爽許多。

開封城郊,廣闊的農田青黃相間,農戶們忙於田間地頭,為即將到來的夏糧豐收做準備。

開封府也派駐官吏視察農田水利,確保夏糧收穫。

朱秀和柴榮在二十幾名親兵的保護下抵達開封城下。

仰頭望去,新修建的城牆比舊城還要高出一丈多,新夯實的土牆石磚散發出新土氣息,嶄新匾額高高懸掛,鎏金大字在陽光下倒映光芒。

郭威從兗州回到開封,第一件事就是下旨徵調民夫修築開封羅城,以舊城為中心向四面拓建,新城距離舊城最遠處有十幾裡之遙。

這項龐大工程,動用丁壯五萬五千,僅耗時二十餘日。

郭威養民一年多,朝廷統治穩固,國庫也充盈不少,東征兗州平定慕容彥超,修築開封羅城兩件大事連續辦下來,朝廷竟然沒有多少負擔,還不耽誤整個河南地區的夏糧豐收。

這不光是大周國力強盛的體現,更是朝廷運轉高效有序,執行力超強的證明。

城闕巍巍,偌大一個羅城儼然是一副大工地的景象,民夫們幹得熱火朝天,到處一片叮叮哐哐的響聲。

比起節奏緩慢、一片歲月靜好的江寧城,開封少了些安逸悠閒,少了些金戈鐵馬的鐵血意味,卻更加充滿活力和幹勁。

驗過敕碟過所,朱秀和柴榮才得以順利進入羅城。

陳舊的子城相距甚遠,目光所及還在視線盡頭,只能看見舊時的闕樓簷角。

朱秀和柴榮並排騎馬,走在碾平壓實的中軸大道上,像兩個頭次入京的鄉巴老,滿眼新奇的四處張望。

羅城內,縱橫交列的街巷已規劃齊整,不少道觀、佛寺、官衙、軍營、民宅、商舍已破土動工。

再過半年,整座羅城就會是另外一番景象。

“一年半沒回開封,變化竟然如此大!”柴榮惆悵似的感慨一聲,語氣有些苦澀。

朱秀附和道:“我一年前離京南下江寧,這座羅城還只存在於官家的御桉文稿之上。一年後再回來,已經置身於這座雄偉都城之內。

我大周革故鼎新,創下遠邁漢唐的盛世基業,就從這開封新城開始!”

柴榮沉默片刻,舉目四望,喃喃道:“希望這份宏業藍圖裡,也有我一席之地。”

朱秀笑道:“兄長當為執筆人,勾勒我大周壯闊河山!”

柴榮深吸口氣,攥緊韁繩,目光變得深沉而堅定。

幾匹快馬從遠處的子城甬道衝出,直朝朱秀一行奔來。

胡廣嶽驚喜道:“侯爺快看,是老馬他們!”

朱秀伸長脖子望去,果然見到幾個熟悉面孔。

馬慶、陳安,再仔細看看,竟然還有久未見面的畢鎮海、關鐵石几人!

“哈哈!~侯爺我回來啦!~”

朱秀咧嘴大笑,忍不住興奮地使勁揮手。

“吁吁~”

幾聲馬兒嘶鳴過後,幾個身形樣貌各異的漢子翻身下馬,抱拳單膝跪地,齊聲大喝:

“我等拜見君侯!拜見侯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