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長沙生亂(第1/4頁)
章節報錯
自後梁開平元年(公元907年),朱溫封武安軍節度使馬殷為楚王起,長沙升格為府,成為南楚國都。
歷經馬氏四十餘年治理,長沙城倒也繁華一時,都城人口一度接近十萬之眾。
可惜自從四年前馬希範病逝,南楚便陷入眾馬爭槽的局面,戰亂不斷,而長沙作為爭權中心,短短數年裡經歷無數次大火焚燬、內城巷戰,硬是把一座繁華的長沙城打得殘破不堪。
唐軍主帥邊鎬攻佔長沙,留下親信副將王邵顏率領一軍守備城池,彈壓俘虜,自己則率領大軍進兵衡州。
長沙城裡有上萬南楚軍民俘虜,包括一大批馬氏舊將,和一批對馬氏忠心耿耿的溪州蠻民。
數日前,馬氏舊將劉言、王逵、周行逢策劃了一起變亂,率領兩千餘楚軍俘虜殺出長沙城。
為此邊鎬派人趕回長沙,嚴厲斥責王邵顏,命他看押好俘虜,如果再出亂子,就要依軍法從事。
王邵顏四十餘歲,金陵人,和邊鎬是同鄉。
江南鄉黨之風盛行,軍中也不例外。
王邵顏武藝平平,斗大的字不識一籮筐,戰功更是寥寥,憑藉忠心賣力受到邊鎬重用。
此次劉言等楚軍降將叛亂出逃,害得他被邊鎬派人罵得狗血淋頭,王邵顏甚是惱火。
他命人抓了一批鬧事降卒,當眾腰斬,又把屍體吊在城牆四周,以作警告。
連日來唐軍對降卒的看管嚴厲了許多,動輒打罵,輕則皮開肉綻,重則梟首示眾,南楚降卒深深恐懼,卻也仇怨愈深。
長沙城北門甕城,臨時改做戰俘營,數百頂破爛營帳雜亂無序地分佈其間,十幾個甚至幾十個降卒擠在一頂帳篷裡。
盛夏時節天氣燥熱,許多受傷降卒得不到及時救治,傷口潰爛、流膿、惡臭,躺在帳篷裡無法動彈。
每日夜裡都在死人,王邵顏只是命降卒們自行把屍體抬到甕城西南角丟棄。
那裡死屍成堆,蠅蛆遍佈,惡臭盈天。
很快就有個別營帳爆發疫病,蔓延極快,南楚降卒愈發驚恐。
王邵顏乾脆下令,凡是有疫病爆發的營帳,其內降卒不論是否染病一概處死,再把屍體連同帳篷焚燒。
甕城西南角的死屍堆腐爛惡臭數十日之久後,王邵顏才想起把這些屍骨堆焚燒處理。
如此一來降卒們愈發恐慌,也不敢上報疫病,反而導致疫病擴散蔓延。
整座甕城,如同人間煉獄。
這日晌午,唐軍一如既往地開啟甕城門,運來稀粥和粗饃,組織降卒排隊領取食物。
一座座散發腐爛臭氣的帳篷裡,面黃肌瘦、眼神空洞的南楚降卒們陸續走出,一個個無精打采,猶如行屍走肉。
“放飯啦~老規矩不許搶不許插隊,哪個狗孃養的壞了規矩,老子剖了他的心肝掛牆上!”
負責看押降卒發放食物的唐軍軍頭扯著喉嚨怒吼,還順手指了指城樓。
城樓兩側的女牆下,還吊著幾具屍體,全都只有半截身子,發黑的腸子內臟晾在外面,白森森的脊骨露出一大截。
降卒們麻木地排隊領取食物。
隊伍裡,有一名個頭不高的黑臉男子,髒兮兮的頭髮和鬍鬚連成一片,像是把稻草抹了鍋灰套頭上。
他叫孫朗,原是馬氏舊將鹹師郎的部下。
鹹師郎早早戰死,孫朗率領殘部投奔在劉言麾下。
不久前劉言策動變亂逃出城,孫朗運氣差被王邵顏率軍攔住。
孫朗是溪州蠻族,被唐軍稱為土人。
他在楚軍裡職位不高,卻因勇猛善戰備受尊崇。
劉言等將領逃出城後,甕城裡的降卒漸漸以孫朗為首。
孫朗跟在長長的隊伍裡,緩慢前挪,有降卒想要把前邊的位置讓給他,被他擺擺手拒絕了。
孫朗陰沉著臉打量甕城四面城牆上站著的唐軍,又不時盯著那道緊閉的甕城門,他在思考再次策動變亂的可行性。
不久前那場變亂,事前劉言給他的任務是率領弟兄們死守甕城門。